第425章 宋乾和芈彧的过去(1 / 2)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宋乾知道宋坤已经安全离开秦国,他不愿意让妻子和弟弟妹妹担心,于是找了具体型相近的尸体,想要蒙混过关。

结果,被芈彧一眼识破。

其实,秦国上层社会都知道宋坤跑了,只是生死不明。

大家都不看好他能活下来,因为当时的秦国,与周边邻国都在打仗,许多秦人都不出关了。

宋坤的突然离开,让年仅十二岁的嬴政,备受打击。

“宋君,寡人还没有好好报答你的教哺之恩呢,怎么就走了?”

就连嬴政心里都没有信心,宋坤此行离开,危机重重。

所以他才会拼了命的派人北上,去寻找宋坤的踪迹。

嬴子楚死后,嬴政的太子身份,转变成为储君。

他尽孝的一年时间里,接管了宋坤建立的四方神台组织,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当初,因为械斗被抓捕的那群人,后来弱小的嬴政“顶不住”压力,只好放了。

不过,吕不韦的门客,刚踏出狱门,就被乱刀砍死。

就发生在十步以内的事情,而狱卒全都视而不见,在一旁嬉皮笑脸的聊天。

吕不韦气愤不已,他却毫无办法。

然后,秦王政登基后立即颁布一条法令。

“从今以后,门客不得超过五十众,越者,视为谋逆!”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条法令是针对谁的。

吕不韦当然要奋力反抗,只是,朝中皆是缄默。

从那一刻起,他意识到,要想掌控朝堂话语权,一定要安排更多的自己人。

嬴政明知道对方的行为,他却毫无办法,因为手里没有权力,更没有大臣支持他。

没有话语权的君主,真的是寸步难行。

并不是大家想的,“寡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你指望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搞独裁?要是真这么干,人家先把你搞下!

先王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

嬴政只能忍气吞声,在背后悄悄发展势力。

那时候的他,最大的依仗,就是姬姓蒙氏,以及四方神台。

由于姒离还没有嫁给他,华阳太后那边的楚系势力,他根本用不了。

华阳太后之所以没有选择出手,她想看看,这个孙子值不值得她投资。

如果,连心爱的女人都娶不到,那你真是......

而迎娶姒离为后最大的阻碍,就是吕不韦,这个老不死,整天拿着罪臣女弟的说法,要挟他。

十六岁的嬴政,强硬了一次,逼迫吕不韦让步。

......

他先是主动爆出,宋坤是因为与太后赵姬私通之事,被先王下令追杀的,并且大力夸赞吕不韦汇报之功。

吕不韦没说,嬴子楚没说,可是嬴政说了。

这则消息,顿时引起一阵哗然。

在那段时间里,大家都声讨,宋坤死得不冤,而且姒离身为他的妹妹,确实不配嫁入秦王室。

看来,先前是误会了。

想想挺正常的,一个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是如狼似虎的美娋妇。

两人自邯郸认识,并且共同生活了一年半载。

要是没发生点什么,鬼信?

就在吕不韦嘲笑“嬴政太年轻”的时候,他没料到,对方竟然抛出一系列确凿的证据,将矛头指向自己。

他吕不韦,从伟光正的形象,一夜之间变成那个祸乱后宫的罪人。

舆论一下子被扭转,哦,原来宋坤被冤枉啊?我就说这个年轻人品行不坏的!

这一招就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

吕不韦终于是顶不住舆论压力,他找到嬴政谈判。

嬴政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又推翻了先前的调查结果,就说与相邦无关。

其实,他本有机会一次性将吕不韦势力连根拔起,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倒下一个吕不韦,还会有另一个吕不韦站起来,到时候说不定会造成更大的动荡。

嬴政已经知道吕不韦的缺点了,他丝毫不惧!

而且这个老匹夫还算有点本事,暂且能用。

主要是嬴政担心吕不韦会狗急跳墙,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影响到自己的生命安全,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吕不韦的让步,答应恢复宋坤的清誉,对于姒离嫁入王室,不再反对。

殊不知,这真是一步臭棋!

有了华阳太后的楚系官员加成,一点点蚕食着吕不韦在朝中的势力。

宋乾被任命郎中令,吕不韦大加反对,嬴政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

“这是华阳太后的意思,如果你有意见,尽可去提。”

有了一次让步之后,后面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直至,吕不韦在破败的木屋里,让了最后一次步,悲愤不甘的饮下了毒酒。

......

没人知道,嬴政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他到底经历了多少次凶险的政治斗争,才将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就像大家都不知道,宋坤到底经历过多少次出生入死,才让匈奴从一个只有十三人的卑微部落,成长为如今制霸北方的强大王朝。

秦始皇和腾瑞单于,走的路不尽相同,却殊途同归。

两人既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也是惺惺相惜的政治伙伴。

他们之间,哪怕聊上十天十夜,都有聊不尽的话题。

从家庭和睦到治国方针,再到对外扩张,最后是如何保持王朝的长盛不衰。

在这一世,秦始皇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

他在成就伟业的道路上,有了相互扶持的队友。

不仅可以走得更稳,还能走得更远,让他少走了许多弯路。

或许,秦始皇从来都不缺为他打下辽阔江山,实现宏图大业的臣子,而是缺一个可以陪伴他在孤独的称霸路上,同舟共济的亲密伙伴。

只是,今日的宋坤,似乎话有些少了,不再像以往那般,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或许是心累,也或许是力不从心。

他连走路都要废尽全身力气,哪还有余力再畅谈。

人老了,就喜欢沉默,习惯沉默,接受沉默。

嬴政忽然后悔,就不应该让宋兄如此奔波劳累,他看出对方的羸弱。

+++++++++++++++

他让人运来抬轿,亲自将宋坤扶上去。

宋坤得以休憩,他望向嬴政,微微点头。

说实话,刚才那段路,他是真的不想走,奈何政哥太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