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高渐离是你?(1 / 2)

与此同时,秦朝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四方神台的神侍也出动了。

看得出来,始皇帝很愤怒。

王翦知道此事极难调查,于是他想了个策略。

表现出一副极其卖力的样子,特意做给他人去看。

不是做给始皇帝看的,而是做给黔首们看的。

以此表明朝廷的坚决态度,“秦勍友好,不容破坏。”

一时间,咸阳城内人心惶惶,许多人纷纷闭了嘴,不敢再妄议此事。

嬴政不得不延后北上的进程,他一定要找出真凶,严惩不贷!

然而,调查了近一个月,丝毫没有进展。

嬴政开始慌了,不过转念一想,哪有什么上天旨意,不过是刁民的刻意为之。

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勍人触及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摄像头,让四方神台的调查难度呈几何数上升。

看似无解的题目,一时间不知如何下手。

时间拖得越久,对民心越不利,是时候要收网了。

于是,王翦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去背锅。

......

咸阳郊外,某处不起眼的山上。

一个佝偻老者,正盘腿坐在泥地上,他仰头喝着酒,怀里抱着琴。

“荆轲,许久不见。”

“对不起,二十四载后,我才找到你的葬身之地。”

“你还认得我吗?”

此人名为高渐离,这么些年来,他一直想要找机会去刺杀秦王。

然而,那群神秘莫测,武艺高强的神侍,让他连靠近的机会都不给。

无奈之下,他只能出此下策。

花费了大量时间,终于在巨石上雕刻大字,并在夜黑风高之时,将巨石推落下山。

为了伪造成为天外陨石,他在巨石落点,燃烧火焰。

高渐离的本意,是想通过此举,让秦人抓到。

始皇帝绝对非常在意此事,一定会召见自己。

到那时候......

可他万万没想到,都过去了这么久,秦人为何还没有找上门啊?

高渐离都想过,要不去自首吧?

可是,他一个年已四十的老者,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吧?

“荆轲,我知道,屠夫因你而死,尽管不是你动的手。”

“但,我们不是挚友吗?”

“当初,如果我没有遇见你,我会是如何模样?”

高渐离不知不觉的,想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三人在大街上肆意作乐,他弹琴,屠夫跳舞,荆轲耍剑。

那是高渐离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惜呀,再也回不去了。

自从荆轲渡过易水后,高渐离便没了利用价值,他被燕太子丹赶出门口,重新做回一个无业游民。

荆轲死了,成就一段历史佳话,而本属于他的府邸,又回到了太子丹的手里。

哈哈哈,从头至尾,都是一场骗局!

后来,秦军以“燕太子丹派刺客对秦王行凶”为由,出兵灭了燕国。

听说,燕王喜悬梁自尽,燕国王室和大臣府邸,十不存一。

高渐离幸好之前被赶出来,幸运的捡回一条性命。

如果他还留在太子丹赐给荆轲的府邸,必定逃不过被杀的宿命。

只能说,感谢燕太子丹的不杀之恩。

......

后来的高渐离,继续在燕都颓废,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广阳郡。

平日里靠卖艺赚钱,他把所有钱都花在卖酒,随便找个大街,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就是这样的生活,高渐离整整过了二十年。

本来,在荆轲死后的第二年,高渐离就隐姓埋名来到宋子县,当一个酒保谋生。

咸阳宫广纳天下乐器英才,他就又去了咸阳应聘,一手击筑,技惊四座。

然而,嬴政因为荆轲刺杀,仍旧惊魂未定。

身为赵国人的高渐离,就这样被淘汰了。

试想一下,你会招纳死敌的民众入宫吗?

高渐离痛定思痛,他没有再回去宋子县,而是留在了秦国。

结果依旧事与愿违,他落榜了。

曾经让他无比骄傲的击筑技艺,终究还是败给了时间。

高渐离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他回到了燕地,终日与酒相伴。

直到,他听闻,秦始皇即将东巡的消息,早已熄灭的复仇之火,再次点燃。

他也不知道为何,为何要执着于为荆轲报仇雪恨?

可是他就这样去做了,制定无比详尽的刺杀计划。

没曾想,他连始皇帝的车队百步以内都靠不尽。

高渐离企图通过击筑声,吸引始皇帝的注意力,却被秦卒们误会,以为是燕地遗民见到天下之主,难以抑制心中激动。

多么讽刺的现实啊?

反正他已经失败过三次,再失败一次又何妨?

抱着这般思想,高渐离来到咸阳丛林里隐匿起来。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计划,想起来当年备受争议的“亡秦必楚”,想起来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

高渐离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挖出一块巨石,并在石壁上,刻下五个大字。

【亡秦者,胡也!】

终于,他成功了,哪怕没有引来秦军,起码也能让秦人对勍人心生芥蒂。

临死前,能恶心一下那个人,也是极好的。

或许,这是自己能做到的极限了吧?

......

“荆轲,不知再见面时,你是否还能认得我?”

“可是,我永远都会记得你呀。”

“你高兴吗?”

高渐离抿完最后一口酒,壶口朝下倒了倒,他吸着鼻子。

随后,从筑里抽出一把短匕,犹豫片刻后,坚决的朝自己心口刺去。

鲜血没有喷涌,而是涓涓流下。

由于疼痛,高渐离的身子靠在土包,止不住的颤抖。

弥留之际,他好似回到了二十四年前,在燕都蓟城的大街小巷中,有三人无视行人目光,在欢声笑语,在翩翩起舞,在饮酒作乐。

渐渐地,高渐离的身子,并没了动静,双手一摊,手背沾染上泥垢。

他瞪着双眼,无神的望着天际,嘴角却泛着微笑。

......

被誉为最强情报机构的四方神台,之所以调查迷失了方向,完全是被固有思维束缚了。

他们想的是,能做出此事之人,必然是利益相关者。

那么,哪种群体是最大的受益人呢?

自然是那群为富不仁的秦商。

不能全怪四方神台神侍无能,他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此事必在人为,他们在落地点的山上,发现了大量活动踪迹。

要怪,就怪高渐离实在是太能躲了,整整三年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哪怕咸阳装满了摄像头,也很难找到他的踪迹。

三个时辰后,天色已黑。

有一名上山砍柴的老者发现他的尸体,立刻下山报了官。

王翦经过一番调查后,确定此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