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再战罗马(二)(1 / 2)

一声大吼,队伍中所有的三十五岁以上战士,不约而同的站出来。

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人心头一颤。

“你们这是......”

没有任何人回应,出列的战士,皆是目光灼灼的望向台上。

三十五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龄了吧?相当于现代的五十岁。

独孤华真无语了,特么的,你们要不要搞得那么悲壮?

首先,要不了那么多人去,其次,去了不一定会死。

如果你跑得快点,说不定还能逃生,尽管概率很低。

因为实战中的“东方明”,体积远比实验时的要大,爆炸波及范围理论上可以达到200步以上。

而弓箭,通常射击距离是100步左右,火箭则会更低。

“按顺序,上来三十个。”

为了防止意外,通常要多派些人同时射火箭,点火。

前面提过,必须要等到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9.5%的时候,这个时间点火才会引发最猛烈的爆炸。

无论是多一秒,或是少一秒,都无法做到极致的破坏力。

这也属于“东方明”火器的缺陷之一,不过瑕不掩瑜,能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逆天存在了。

一共三十位甘愿牺牲的勇士们上台。

独孤华郑重其事的嘱咐道:“记住,当青铜圆球落地摔碎的时候,立即在心里默数二十个数,结束时务必第一时间射出火箭。”

“知道了!”三十一位“死士”认真的点点头。

为了不暴露战术,所以没有选择统一发号施令,并且除了他们,还会安排更多人射火箭,只是目标不一样。

没有被选上的35岁以上战士,遗憾的低下头,看得出来,他们也很想去。

明知大概率有去无回,为何都会争先恐后的,心甘情愿的,义无反顾的去做呢?

或许,这就是信仰之力吧。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敬礼!”,站在台下的勍军战士们,不约而同立正站好,向台上那三十一名勇士,报以最崇高的敬意。

独孤剌真等人亦是双眼通红,缓缓的举起右手,回了一礼。

随后,他们穿上锁子甲,整装待发,双手紧握弓箭。

有部分人,还是第一次穿这么好的甲胄,或许,是最后一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在马其顿奥赫里德城池外面的大平原中,有两队人马遥相对望。

微风吹过两军战士的耳边,吹起他们每个人的发丝。

高高举起的罗马旗帜,与勍军旗帜,隔空对峙。

所有人的呼吸都沉重了几分,你以为罗马军人就不怕吗?

他们很怕的,因为每次战斗,罗马军团的死伤人数都比勍军要多。

具体差异多少,无人知晓,只有元老院的人心里清楚。

“盖乌斯,下令吧。”

“好。”盖乌斯阴沉着脸,“这一次,必须要把这群勍人,全部赶出去!”

“不能再拖了!”

在两国发生第一次战争之前,如果有人跟他说,打了五次战斗,勍人还剩下三十万,盖乌斯绝对会给那人一巴掌。

可这就是现实,但凡勍朝的补给线没有那么远,罗马军团早就完蛋了。

无论如何,主场作战同样是一种优势。

“列阵!”

罗马军团的战士们举盾举枪,做好防御姿态。

五次战争,他们大都是防守方。

或许是因为,罗马的战术就是这样。

不得不承认,在这种规模的战斗中,马其顿方阵确实很好用。

不需要高高举起10米长枪,只需要架在前排队友的肩上,可以省掉很多力量。

网上总有一种说法,什么马其顿方阵,不过是一群靶子罢了。

如果打亚历山大大帝还能输的,明天提头去见秦王。

这个假设,其实也没错,但前提建立在,主场在秦国边境。

因为弓箭数量有限,而马其顿方阵又是个个身着重甲的步兵,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弓箭,才能造成摧枯拉朽的灭杀。

先前勍军确实打得很爽,一直射箭一直爽,让那群移动缓慢且扎堆的罗马重装步兵吃尽了苦头,伤亡极其惨重。

然而,军备补给速度太慢,渐渐地,弓箭不够用了,而罗马靶子是越来越多。

那怎么办?只能向秦军好兄弟去借箭啊。

罗马军团可不会放任你休养生息,他们趁着勍军军备不足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发动了第三次,第四次大规模战争。

勍军只能被迫放弃先前占领的马其顿城池,且战且退。

罗马从来都不深追,他们也怕遭遇埋伏,迦太基就曾经靠着埋伏杀了他们5万人,真怕了。

在敌军极度怂的情况下,你是拿他没办法的,勍军有许多战术都无法施展。

第五次勍朝与罗马战争,双方都下了极大的赌注。

是成是败,是进是退,是去是留,且看今朝!

......

“纳卡,忽拉!”

“罗马,万岁!”

大战一触即发,双方战士大吼一声,人未动,声先至。

两军的轻骑兵最先跑出阵列,激战在一起。

“盖乌斯,勍军好像这次没有派出步兵?”

“哼!管他如何,无论怎么打,此战必胜!狡猾的草原人。”

独孤华本次战斗的策略,就是依靠强大的骑兵,先打开一道口子。

首先,勍军的骑兵远比罗马骑兵数量要多。

罗马最多只能凑出七万骑兵,而勍军远远不止,人均五匹战马的豪华配置,而且,生活在草原上,如果谁不会骑马,会被人鄙视的。

不管如何计算,勍军的骑兵数量,都远超罗马,本身就是一个主打马背战争的游牧民族。

就在两军骑兵激烈交战中,勍军其他人也没有袖手旁观。

首先动的是抛石车阵队,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又重新打造了一百颗巨石。

还好有南边的秦军帮忙,不然真不知道去哪里凿石头。

经历过四次大型战争,方圆百里,早就光秃秃了。

勍军的抛石车攻击距离远比罗马军队的要更长一些,罗马抛石车只能干望着,无法还手。

就这样,勍军透过罗马前排的骑兵阵队,直接攻击到后面的步兵。

“盖乌斯,怎么办?”

这种不能还手的憋屈,真的很难受啊。

盖乌斯咬咬牙,下达命令:“所有弩炮,对准骑兵!”

“啊?”

什么?难道你不知道,双方骑兵的弓箭已经射完,现在正处于冲锋肉搏的阶段吗?

真要朝着骑兵位置攻击的话,一定会砸到自己人的。

“你疯啦!”

“我没疯!只有这样,步兵才能向前推进!”

盖乌斯红了双眼:“我们的马其顿方阵,是无敌的!”

“......”

没办法,盖乌斯是罗马军团本次作战的最高指挥,所有人都得听从他的调令。

军命如山,谁敢不从?

++++++++++++++++++++++++

一颗颗巨石从半空中呼啸而过,朝着场中央扭打成一团的两军骑兵砸去。

砰,砰,砰——

巨石砸向地面,激起一阵阵粉尘。

都说有烟无伤,实则全都死了。

罗马军团轮番轰出三轮巨石后,盖乌斯估摸着,应该清理得差不多了。

“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伟大的罗马,会永远铭记他们。”

“听我号令!全军出击!”

......

地面扬起的烟雾,久久没有散去,不知里面的情况。

沙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独孤华嘴角轻扬:“盖乌斯,你是不是以为你赢了?”

突然——

一道道骑着马的高大身影,从烟雾中渐渐浮现出来。

“???”

等盖乌斯睁大双眼看清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一抹鲜艳的红色。

对于他来说,红色不代表希望,反而是深深的绝望。

虽然罗马军团的士兵也有红色,但是没有那么纯粹,还夹杂着米白色、灰色、蓝白色等。

因为罗马士兵是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着装颜色,只要有钱,就没有什么禁忌颜色。

既然眼前这批红甲士兵不是罗马军团的,那么结果只有一个!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盖乌斯如遭雷击的后撤两步,捂头尖叫!

远处的独孤华好像在隔空对话,他淡淡说道:“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你的决策早已被我预判。”

原来——

就在罗马军团抛射石头之前,勍军骑兵迅速撤离,好像提前约好一般,一溜烟全都跑路了。

恰好是极限时间,在盖乌斯看来,那群勍军骑兵还在战斗,这就是视觉反差。

“???”

整片空地,只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罗马骑兵。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便是来自友军的“亲切问候”。

你以为我真的想跟你们打吗?不不不,这叫做“欲擒故纵”。

狡猾的草原人。

......

当勍军骑兵冲出来的时候,刚好不远处就迎来了罗马军团前两排的轻步兵。

正常情况下,步兵是打不过骑兵的。

首先是机动性,当你刚要举起武器捅上去,结果人家跑了。

其次是持续作战能力,步兵需要携带大量辎重,刚才冲上来的时候,已经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的体力。

真不要以为,轻装步兵就真的是轻装上阵。

起码罗马不是,他们的轻装步兵不仅要携带标枪、短剑和盾牌,还有弓箭。

其中,标枪通常长约2米,重量达到1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