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荷华坐在华贵的马车里,他突然感觉不太适应。
十五年啊,秦朝的变化太大啦。
过去他前往大秦军工打工的时候,秦直道还在铺设,他只能徒步爬山涉水。
十二岁的他,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求职之路。
可如今,秦直道居然能直通邯郸郡?真是沧海桑田呀。
李荷华平日里不喜欢打扮,把时间都放在科技研究上。
此番归乡,他特意的装扮一番,穿上了一套干净的衣服。
“也不知道,大父当今身子如何?”
爷孙没有隔夜仇,这些年过去,李荷华也想开了,换位思考一下,大父的反对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秦直道后,回家的路程直接缩短一大半,仅需半月时间就已抵达邯郸郡。
一路上,许多行人侧目,到底是哪家公子这么大排面啊?出门在外还带军队?
在邯郸城外,李荷华让军队离开,这样声势太大,不符合自己的低调风格。
随行护送的裨将尊重他的想法,不过依然安排了十名侍卫陪伴左右。
李荷华想要反对,但听闻裨将说:“这是陛下的命令。”
没办法,只能随他们去吧。
终于,来到故居,李荷华怀着忐忑的心情,站在门口,久久不敢敲门。
秦始皇不允许贵族豢养私卫,门口也不能有守卫!
这时候,突然门开了,出来一名大约刚刚傅籍的年轻人。
【傅籍,即代表男子成年,需要承担一些社会义务,如缴税劳役等。平民约17岁傅籍,贵族子弟一般比较晚,23岁才算。】
“你哪位?”年轻人皱眉。
“我,我是这里的。”李荷华支支吾吾的小声回答。
年轻人呵斥:“你骗人!我从小到大都在李府,为何从未见过你这样的人物?”
他一凶,李荷华身后的侍卫立刻拔刀。
“???”
李荷华伸手拦住,示意不要动手。
不过,这一幕倒是让年轻人的气焰消了几分。
“你说说你的姓名,我去汇报一下。”
“嬴姓,李氏荷华,谢谢你。”
秦朝时期的取名比较随心所欲,不会有同辈人必须要有一个字相同的规定。
年轻人挠挠头,他回忆了大半天,都想不起来有这个人。
他不敢多做逗留,赶紧跑回去禀告。
“什么?你确定是李荷华?”
年轻人是李牧二子李弘的小儿子,李弘刚听闻汇报,他确实惊了。
当年,李荷华离家出走的事情,在家族里闹得很大。
“快,快带我去。”
“不对!你去通知大父,就说,他口中的那个不孝子孙,终于舍得回家了!”
其实吧,李府中很多人还以为李荷华死在外面了呢。
这么多年都没写一封信回家,权当没有这个人。
他们根本不知道,大秦军工属于完全保密的机构,处在荒凉的地区,不是李荷华不想寄信回家,而是上头不允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