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车轮放平!(2 / 2)

“宰了吧。”

李信命人将王宫里还活着的人,全部带到宫门外。

一个个秦卒,高举着刀,阳光破开云群,照射下来。

随着一声号令,一颗颗人头,顺着楼梯滚落下去。

......

塞琉古王国的国都安条克,是以国王之名起的,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的癖好。

安条克城池位于王国的中部,也就意味着,在攻城之前,秦军已经打下了数座城池,不对,应该称呼为省。

一座城池为一个省,没毛病吧?

而塞琉古王朝的巅峰时期,共有25个省,72个府。

自从帕提亚帝国和巴克特里亚王国相继独立之后,已经丧失了大部分主权。

国都都被攻下来,其他小城池更是不在话下。

五十万勍军,在攻占下安条克都城之后,就打算北上亚美尼亚。

李信和宋坤在城门外,做最后的道别。

或许,两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将成为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宋坤主动抱了抱李信,他没有说话,因为男人之间,无需多言。

“走了,再见。”

“单于,再见。”

宋坤坐上回朝的马车,他没有选择跟军队一起北伐。

出门在外,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两年半。

如今的宋坤,正式迈入了知天命。

这段旅程有些坎坷,倒也丰富,是值得回味的。

一大群勍人追随而来,他们满眼通红,热泪盈眶,在六马御车的后方,奔跑着。

宋坤觉察到后方的动静,掀开帘布一看。

那一刻,他的心颤抖了一下。

他们,都是他的子民,用心灌溉的未来。

他们,每个人都是勍朝的顶梁柱,支撑起大草原的一片天,让每日的太阳,照常升起。

宋坤在这个时候,心有感触,看来自己过去那么多年来,所付出的艰辛。

值得!

正是腾瑞单于的真诚,让每一个勍人感动不已。

他们的爱戴,都是发自内心的。

宋坤把头伸出窗外,用力的挥手道别,大声说出。

“别回头,向前走!”

“你们的人生才刚开始。”

“世界,终将属于你们!”

独孤华和独孤夏两个孩子,他们没有选择跟随王父回家。

当宋坤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人顿住了脚步。

或许,这句话是说给独孤华、独孤夏听的,又或许,是说给每一个勍人听的。

这一次离别,不应该有泪。

不知徒步送别了多少里路,终于,最后一名勍人渐渐地停下脚步。

六马御车奔驰的方向,正是东方。

此时此刻,朝阳如火,将整片天空染成了红色。

最前方的勍人,目送着六马御车的离开,他不由自主的,将怀里珍藏的勍旗掏出来,双臂伸展。

旗帜迎风飘扬。

朝气蓬勃的初阳落下的红光,刚好与旗帜上面的红色,昭昭辉映。

一辆六马御车,正在奔向初升的太阳,阴影渐行渐远,直至再也看不见。

“纳卡,你看呐。”独孤忽里指了指东方。

“太阳,升起来了。”

身旁的独孤邬牙笑了笑:“太阳呀,每天都会升起。”

“就像,伟大的腾瑞单于,一直与我们同在。”

......

秦朝,咸阳——

嬴政一直在思考,他是不是也要效仿宋兄那般,走进群众之中?

勍朝的君民和谐,是每一个君主都羡慕的场景。

拥有这么一群爱国爱君的子民,也是独孤颂的福气。

只是嬴政,他好像一直都下不定决心。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君主也有自己的统治风格。

腾瑞单于的爱民如子,很难复刻。

不过,嬴政这些年来,十年如一日的,整日待在宫里处理朝政。

久而久之,他也倦了。

“是时候,出门走走吧。”

在宋坤消失的两年半里,嬴政越发感到孤独。

他不由得想起来,宋兄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你现在看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也是不完整的,而是别人给你看的。”

章奏里,关于六国旧地现况的汇报,一片和谐,嬴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于是,他突然迸发出一个念头。

“要不,去亲身实地的看一看?”

嬴政产生了“东巡”的想法。

前些年为了消化剩余劳动力,又新建了两条秦直道。

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如今的秦直道,已经铺设了多达八条线路。  一号线:从咸阳出发,路经北地郡、陇西郡,随后直达勍朝主都伊吾;

二号线:在1号线的基础上增设,从伊吾直达羌地昆仑郡;

三号线:在1号线的基础上增设,从陇西郡分线,路经西宁郡,最终抵达林芝郡;

四号线:从咸阳出发,路经河东郡、上党郡、邯郸郡、巨鹿郡、恒山郡、广阳郡、北平郡、辽西郡、最终抵达辽东郡;

五号线:从咸阳出发,路经函谷关、颍川郡、陈郡、九江郡,最终抵达会稽郡;

六号线:从咸阳出发,路经三川郡、河内郡、东郡、济北郡、临淄郡,最终抵达琅琊郡;

七号线:从咸阳出发,路经太原郡、云中郡,最终抵达勍朝副都乌兰察布;

八号线:从咸阳出发,路经汉中郡,最终到达蜀郡。

这些秦直道,无一例外都从咸阳出发,辐射到四面八方。

秦直道的建设,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有战略意义。

如果哪天,某处地区发生叛乱,秦军可以通过走秦直道,能够更快的抵达。

只是可惜,由于技术原因,且需要人力物力成本太过夸张,导致九号线,从咸阳——长沙郡的路线,被迫停工。

相比之下,如果要巡视百越地区,坐船或者是更好的选择。

......

与原本历史不太一样的是,这次秦始皇东巡,目的是为了审查六国旧地。

并非为了宣德扬威,让六国遗民对其臣服,以达到安定天下,成就万世之业的政治目的。

前者是为了稳定,后者是为了装逼。

这说明,秦始皇嬴政的思想,有着大大的改变。

同时,也有另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秦国国君,有不少人喜欢跋涉山川,蒙犯霜露的爱好。

比如说,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都有过相关记载。

嬴政效仿大秦历代先君的英举,出行东巡,遗传了好慕远行的作风。

最后一个原因,与秦始皇的行政作风有关,他是一个很勤劳的人,事必亲躬,到当地体察民风民情,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无论如何,嬴政正在为东巡做准备。

他让太子扶苏监政,丞相??王绾辅佐,把李斯带上。

自从嬴政听说了李斯这小子有可能会谋反,他将其视作威胁,已经在逐步削弱其势力。

李斯整天诚惶诚恐,每日三省吾身,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惹得陛下刻意针对自己。

公元前220年,3月,一辆华贵的玄色六马御车,从咸阳城门出发。

六马御车,在秦直道一号线,缓缓行进。

一号线,是秦勍两朝的经济命脉,每天都有大量的商队从这条路走过,非常重要。

而对于秦朝来说,有着特别的情感,因为秦人祖先故地,天水就在陇西郡。

嬴政打算,顺着旧路,再走一遍秦国历史。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这条路虽然不长,却是历经34代君主,历时600多年的沧桑,见证了大秦一步步的成长。

遥想当年,秦国从春秋时期的唯唯诺诺,到战国中期的锋芒初现,再到战国后期的雄霸天下......

嬴政走在路上,一时间感慨万分。

这条路,别看现在走得轻松,却是老秦人用血与泪筑成的崛起之路。

嬴政来到祖庙,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

他,并没有辜负大秦历代先君的心血与期望,终于实现一统霸业,并且领土仍在扩张。

此时此刻,算是衣锦还乡。

在公元前220年,11月,嬴政顺利回到咸阳。

......

也不知道是不是巡察上了瘾,在第二年,公元前219年,嬴政再度出发。

这一次,他的目的主要是东方的郡县。

嬴政带上了帝后姒离,一起游山玩水。

豪华车队踏上了秦直道六号线,当嬴政抵达济北郡的时候,他仰头望向高耸入云的泰山,心有所感。

“陛下,怎么了?”

嬴政眼神中带着向往,平静的说道:“昔无怀氏、虙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帝、大禹、成汤、周成王等君主,皆受命封于泰山。”

“阿离,你说,朕之功绩,能否与他们相媲美?”

姒离笑道:“在妾之心里,陛下建立的不世之功,无人可及。”

“果真如此?”

“自然。”

......

【插个号外,就在不久之前,大地湾遗址中,我国考古学家在第二文化期发掘出珍贵文物,上面刻录着十六个字符,通过碳-14检测,确定来自6500-5900年前。或许又一次打破了西方“泥块楔形文字”3200年记录。】

【怕就怕啊,破译之后的文字意思是:古人云......】

【咳咳,我夜观天象,大概率又要有一批泥块,要重现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