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叫门总督(2 / 2)

不废一兵一卒,秦军轻易取之。

巴克特里亚王国,就这样,被秦朝灭亡。

当地百姓浑然不知,他们发现,莫名其妙的,突然戍守城门的将士,换成了黄色皮肤?

巴克特里亚王国,大部分由古希腊人、波斯人、塞种人组成,他们大部分都是白种人。

李信坐在王宫宝座上,他听着前方斥候的汇报。

“上将军,南部天竺郡已被外族人占领,在西面有一个国度,他们对外宣传,是为安息国。”

“安西?”

“安息的安,安息的息。”斥候回答。

“???”李信懵了。

斥候看见上将军脸色不善,连忙掏出纸笔,在上面写下两个大字。

【安息】

李信看到之后,他笑了。

怎么说,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在极力的卖弄自己的学问。

正常人,谁会起这样的国名啊?

“行吧,大家休整半月,我们去会会那个什么安息国。”

“就让他安息吧。”

李信出征之前,始皇帝手谕写道。

【寰宇之内,尽属秦土,凡闰太息,皆曰秦人。】

陛下的旨意,他懂了。

意思就是,不管对方是什么国度,是否与大秦有恩怨?

只要是地,就给我打!

当然,李信身为主帅,出门在外代表着大秦的形象。

不开没有理由的战,这是他的原则。

中原人嘛,讲究一个先礼后兵,出师有名。

......

半月后——

让李信没想到的是,在他南下之时,居然遇见了勍军?

“单于?你怎么来了?”

“哈哈哈,是你啊。”宋坤见到李信,忍不住发笑。

想当年,这小子还把他当做北方细作,给绑到咸阳宫门前,被政哥好一顿臭骂。

时隔多年,两人聊起过去,一阵感慨。

“单于,多谢你的好言,不然的话,我李信决然不会站在此处。”

“没事,都过去了,不知者无罪。”

宋坤这番洒脱的神态,让李信感动不已。

他曾经换位思考,如果他是陛下的妻兄,还是北方那么大片地方的首领,被一个毛头小子不分青红皂白的捆绑,这是极致的羞辱。

可是,可是,可是......

对方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向陛下极力推荐,给予自己实习一战的机会。

李信双唇打颤,眼泪一下子滑落下来。

在此刻,他终于深刻理解,为何北方勍朝的子民,一个个见到眼前这个男人的时候。

会忍不住热泪盈眶,会高呼着“伟大的腾瑞单于”,情难自抑!

独孤颂,确实伟大。

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会让周围人情不自禁的向他靠拢,并心甘情愿的追随他的脚步。

李信叹了口气,唉——

可惜,自己是秦将。

“单于的恩情,怕是一辈子都难以偿还了。”

......

宋坤其实打算,在过了里海之后,就返程回国了。

他本来想着,自己忙了一辈子,都没有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

可是,真当他踏上了旅途,却发现索然无味。

根本原因是,他老了,再无年轻人的心气。

每个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使命。

少年的他,为了养家糊口,给家人们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青年的他,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秦国开疆扩土而奋斗;

中年的他,为了匈奴复兴,兑现对拥护者的承诺而奋斗;

晚年的他,为了勍朝百姓安居乐业,勍朝屹立世界之巅而奋斗。

在宋坤的一生奋斗中,除了年少时为了他自己而活,后面都是为了他人而活。

他本可以不那么努力,本可以做一个无为而治的庸君。

可是,每每想起过去,那么多人抛妻弃子,不顾一切的追随自己,哪怕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都义无反顾。

就为了实现他画的大饼,那个虚无缥缈的梦?

宋坤的内心,就会有所触动。

所以,他一直在竭尽所能的,让曾经的话,成为真正的现实。

宋坤送别过每一个出征打仗的战士;

也见过每一个生活贫困潦倒的族人;

勍朝一千多万人口,几乎每个人都见过他的身影。

闲暇之时,宋坤就会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有何困难,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

实地走访、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下,面对面的聊家常。

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来说,无疑是惊世骇俗的。

他们发誓,从未见过如此贤明的君主。

勍朝百姓发自内心的认为,能遇到伟大的腾瑞单于,真的是三生有幸。

他们在单于的陪伴下诞生,又在单于的祝福下结婚,在单于的指导下,生活越来越好,最后在单于的召唤中,离开世间。

这,就是普通勍人的一生。

勍朝有数不清的孩子,都曾受过单于的赐名。

比如说独孤阿巴,他为何一想起单于,就会情难自禁的泪流满面?因为他的名字,就来自伟大的腾瑞单于。

而他,只是勍朝千千万万的一份子,一个毫不起眼的人。

在勍人心里,伟大的腾瑞单于,犹如天上高悬的太阳。

他们在阳光的指引下,明确方向;

他们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他们在阳光的温暖下,凛冬不寒。

试问有多少人,在这种环境下,能不去爱戴单于呢?

当你出生在勍朝,你也一样。

不知道是谁的提议,草原语的“太阳”一词发音,本来应该是“纳兰”,后来渐渐的,都变成了“坤”。

宋坤从来没有隐瞒过他的中原名,他既是独孤颂,也是宋坤。

或许是勍朝百姓知道,伟大的腾瑞单于本是中原人,名字是他独一无二的符号。

于是,百姓便自发的,将太阳的称呼,改为单于的名,“坤”。

后来,草原语分割成突厥语和蒙古语。

直至很多很多年以后,突厥语称呼太阳,发音依旧是“Kun”。(还真是,不信去搜翻译,只能说纯属巧合。)

而上古汉语的坤字,读音始终是“kun”?,在古代文献中从未改变。

......

也许有人会说,独孤颂在装模作样,可是,就这样“装模作样”二十多年,在民众心里,何尝不是一代伟人?

宋坤出门在外,从来不带侍卫,因为每一个勍朝子民,都是他的侍卫。

等他老了之后,想为自己活一次。

本以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却发现“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不知道为何,宋坤突然想写一本自传,名字就叫——

不仅仅是记录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想让逝去故友在笔尖,活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