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儒家与巫的关系(2 / 2)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从西域众国传入多种香料,再加上佛教东传,将香道仪式引入寻常百姓家。

所以,在嬴政看来,只要你们不烧柴火,那就不算是祭祀。

宋坤是真的跟不上嬴政的脑洞,他沉默片刻后,说出一句。

“政哥,你是不是忘了巫蛊之祸?”

“???”

“想必,你应该听闻过,巫术吧?巫术如何实施,你应该也有所耳闻。”

嬴政无言反驳,巫术,非常玄乎,不得不防。

可是,一旦他将自己雕像公布于众,那就相当于,给那群巫一个光明正大的动手机会。

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敢保证,背后没有人偷偷戳你脊梁骨吗?

有些东西,在北疆的天勍可以实施,但是在中原,可不一定行得通啊。

嬴政忍不住问了句:“那宋兄,你又是如何防止的?”

宋坤愣了愣,指了指自己:“你问我?很简单啊,破除封建迷信即可。”

原本在大草原上的邪教首领忽都鲁已经被干掉了,匈奴趁机来了波大清洗,将草原上一切残留的有关巫文化的书籍,全部销毁。

并且,还把所有巫者抓起来,一块宰了。

至此,全面消灭了巫的存在。

嬴政听闻后,他若有所思,随后说道:“宋兄,你说,如果我也效仿你这样做,行不行得通?”

“如何?”

“将中原上所有方士坑埋,将一切有关巫术的书籍集中烧毁。”

宋坤震惊:“你想焚书坑儒?”

众所周知,儒家,是起源于上古巫文化的一种学派。

巫师,不仅承担着通神的职责,还是社会中道德、品格和精神追求的代表角色。

巫师不一定是一个人,而是有多个专业人士组成,他们的主要岗位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巫祝卜史医”。

“巫”善歌舞,舞能通神,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祭祀活动,一切都伴随着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为武术、舞蹈。

“祝”善祝祷,祝能悦神,祝即口语,声声传颂,渐渐发展成诗乐雅颂。

“卜”善卜筮,卜能知神。通过观象,通古晓今,预示未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古时候,无论干什么都喜欢先来上一卦。

“史”善记事,事可传神。前面提到的殷商关于羌人的卦辞,就是史留存下来的,后来传承为刀笔吏、史官。

“医”善治疗,疗可慰神。通过请神接神,去除邪秽,辅以药物,将伤病者治疗好,能体现神通广大。后来道家的祝由术,就是源自这一科。

那么问题来了,前面说到,儒家源于巫文化,那他应该是传承于五大岗位的哪一个呢?

孔子,身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曾经着过一本书,名为《易传》。

这本书,本是注释《周易》的经文。

此处要注意,不要将道家学说和道家混为一谈。

《易传》里面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

此话侧面说明,孔子承认儒家学说,是出自巫的“史”。

而在《说文解字》中提及到:“儒,术士。”

从这里可以推断,是不是儒家人从事巫行业的比例,远胜于其他百家学术?

又或者说,这时候的儒家学子,经常拿着巫的名义,到处施教?

那么看来,秦始皇很有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而选择焚书坑儒。

毕竟巫文化,秦国从秦孝公开始,早就不信这玩意。

嬴政对巫的深恶痛绝,情有可原。

而这一次,借着革新旧制的机会,将巫这种封建迷信的思想,一网打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