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改国号(2 / 2)

在老丈人的家中,存放了许多书籍,赵高在这里得到了学识补充。

他打听到秦王政时常与法家代表韩非相谈甚欢,为了迎合领导口味,他没日没夜的研读秦律。

想着,总有一日能够成为大王的车夫。

赵高娶妻之后,在老丈人的扶持下,于咸阳内城购置了一套宅院。

他将三弟带回家照顾,也不知道是因为内疚,还是将两个弟弟强行分开。

赵学拿到八千钱后,仗着赵高的名号,离开隐宫,他利用这笔钱在咸阳外城购置了一套宅院。至于年迈的阿母?难不成还指望我来照顾?

看起来,三兄弟都有美好的未来。

......

西域,匈奴——

宋坤听闻秦国已经横扫六国,特意写信祝贺。

他坐在王座上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秦国即将要蜕变成秦朝,那我呢?”

如今的匈奴,疆域高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看似版图很大,实则大部分区域都是无人区,苦寒之地根本不适合居住,大了个寂寞。

如今匈奴总人口只有六百万,而秦国,吸纳了六国遗民后,已经达到两千多万人。

宋坤曾经想着,将东北区域赠给秦国,即燕国以北大片区域,然而嬴政以“地方太大,管不过来”为由,他拒绝了。

这下子,可把宋坤干无语了。

怎么还有人连领土都不要的啊?也不知道政哥怎么想的。

宋坤心里想着,秦国都要变成秦朝了,那我匈奴,要不也改个名?

自从他当上单于之后,已经过去了十四年。

民众对他的认可度还可以,改国名应该意见不大。

念及至此,宋坤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当众说出此事。

“如今,在大家的努力下,匈奴已经蒸蒸日上,发展成一个伟大的帝国。”

“诸君功不可没!”

“因此,我打算将匈奴更改国号,诸君意下如何?”

站在殿上的群臣愣住了,等等,匈奴强大与改国号,有何关系吗?

真丁丁当即上奏:“伟大的腾瑞单于,臣不明白你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从今以后,我们不再以匈奴人自居,而是改成某某人。”

“???”大殿一阵哗然。

不过,在朝堂上,很快就分成了两个派系。

独孤哈尔和挛鞮头曼等人,他们都是出身于旧匈奴部落,对于匈奴这个名有特别的情感,他们是反对的。

然而,也有一部分的老匈奴人表示随便,比如独孤兀剌黑、独孤邬落两兄弟。

剩下的,原属于被征服的东胡、月氏、西域众臣,他们恨不得马上改名!

守旧派和维新派的官吏在争论不休,宋坤就坐在上面,看着他们吵。

“你们慢慢讨论,明日再议。”

“我是一个崇尚民主的单于,要不,举行全民投票吧?”

“如何?”

挛鞮头曼皱眉问道:“全民投票?什么意思?”

“就是,让全体匈奴人都参与进来,收集他们的意见。最终结果,少数服从多数。”

一下子,没了争吵,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否则,他们这群人在这里争论大半天,都不会出什么结果。

一周后,全民投票开始,王庭安排督察员前往各大部落,监督现场投票。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一众国民人傻了。

啥情况?要改名?还要询问我这个小民众的意见?这是我能决定的吗?

他们表示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匈奴民众顿时沸腾起来,人群最密集的市里市外,都在讨论此事。

投票一共持续三个月,过期不候,并且,从一个月后,每日朝堂汇报数据。

......

许多官吏都开始拉票,简直是八仙过海,手段频出。

不过,他们小看了王庭督察员的作用。

一旦有人强迫民众投票,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当然,如果你花钱买票,当我没说。

你钱多,就当是给民众们一点点福利了。

一个月后,朝堂首次汇报票数。

显而易见,支持改国号的民众呈碾压式领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老匈奴人,他们大部分的生活都十分安逸,特别是一开始跟着独孤颂打天下的那一批,真真正正的翻身做主人,成为新时代的贵族。

他们根本不介意国号叫什么,无论什么名,都对他们现如今的生活现状没有影响。

反倒是,这个更改国号是腾瑞单于主动提出来的。

他们对独孤颂崇拜到骨子里,坚定的认为,伟大的腾瑞单于说得都是对的!我们要坚决的支持到底!

而且,现在这片天下都是腾瑞单于打下来的,跟前朝挛鞮单于有半毛钱关系?

要是没有腾瑞单于横空出世,什么匈奴?早特么亡了!还能活到今天?

既然没关系,何必再坚持旧部落的称号呢?

就这样,即便是老匈奴人,大部分都支持改名。

如此结果,让挛鞮头曼等人有些接受不了,他们很失落,却又无可奈何。

宋坤知道他们心里的梗过不去,毕竟改了名,容易有一种亡国的心态。

挛鞮头曼为了挽回颓势,他主动找到挛鞮依,希望她能吹吹枕边风,劝劝姐夫。

“你的意思是?”

“额格其(姐姐),我不想改名!”

“说说你的理由。”挛鞮依翘着二郎腿,双手扶在椅子把手。

如果你想察言观色,怕是会失望,因为她一直以来都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模样,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弟弟。

除了那个男人,才能博她一笑。

“我,我就是不想!”挛鞮头曼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正当的理由,他咬牙切齿的说道。

挛鞮依淡淡道:“你不想,是因为你是阿布的儿子,而我们的阿布,是前任匈奴部落的酋长。”

“难道,你还想着有一天,抢了你姊婿的位置,来当这个匈奴王?”

这话把挛鞮头曼吓坏了,他疯狂摇摇头,表示自己从未有过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

“既然没有,那你何必介怀?”

“无论改不改国号,你都是那个尊贵的左贤王。”

“你的阿哈(哥哥)拓跋尕,他像你一样,对此有意见吗?”

“还有,你记住一点!你之所以能担此大任,不是因为你有多了不起,而是......”

“你是本阏氏的督(弟弟)。”

“懂吗?”

这番话,让挛鞮头曼羞愧的低下头。

其实他有自知之明,在朝堂上,他就是一个混子。

现在能担任单于之下第一人的官职,完全是因为,他是唯二的外戚!

匈奴如今人才辈出,比如独孤兀剌黑两兄弟,他们受到独孤颂重用,时常带兵出征,并且立下了赫赫功劳。

可是,他们的爵位,不过是左右谷蠡王,比自己低了一个段位。

目前,左贤王是挛鞮头曼,右贤王是拓跋尕。

两人分管匈奴东西部,单人管辖区域超过二百万平方公里。

巧了,这两人都是挛鞮依的弟弟。

任人唯亲,在匈奴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拓跋尕能力很强,将乌兰察布西部管理得井井有条,主动申请留学中原,去学习农业相关知识,才能让那边的农业发展得如此迅速,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并不像挛鞮头曼那样,天天摸鱼划水。

挛鞮依站起身,她冷冷的扫了眼弟弟。

“我劝你,放弃那个想法吧,否则,我会劝夫君,撤掉你的左贤王之职。”

“???”

挛鞮头曼怔住,他猛然抬头,不是,额格其你?

可惜,挛鞮依不想再与他多言一句,径直离去,留下他在风中凌乱。

额格其的意思很明确了,如今独孤颂才是老大,他的任何决定,身为小舅子的你,更应该无限制支持,而不应该站出来唱反调。

你本来就是利益所得者,改不改国号,与你有关系吗?影响到你的地位吗?

除非,你想谋反!

将匈奴王姓独孤氏,复辟成挛鞮氏!

如果你当真有这个想法,身为额格其的挛鞮依,第一个大义灭亲!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挛鞮头曼虽然混,但是他不傻,一下子就醍醐灌顶了。

他连忙站起身,离开这里,他要去找独孤哈尔,做心理辅导,尽早劝说对方弃暗投明。

改国号已成大势所趋,无论谁都不可能改变。

渐渐地,朝堂之上的守旧派没了声音,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结局。

......

三个月后,例行公事,投票结果还是要宣布一下的。

最终,支持改国号的民众数量,以80%的巨大优势,遥遥领先。

那么问题来了,新国号应该叫何名字?

这个就没有再搞什么投票,完全是由单于一人决定。

夜里,宋坤抱着挛鞮依,询问她的意见。

“夫君喜欢叫什么,就改什么呀。”

“我喜欢你叫,下次能不能大声点。”

“???”

“开个玩笑。”宋坤讪讪的笑了笑。

第二天,开个家庭会议,他找到两个个儿子,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可惜,姬馜和宋言念还在秦国咸阳,他们没有回来。

“你们,有何建议?”

两个儿子对视一眼,开始说出自己的建议。

独孤华:“王父,儿臣建议,改国号为夏吧,因为王父的中原姓为姒姓,而夏之国姓为姒,中原人一直执着于认祖归宗。”

“而且,匈奴人乃夏后氏之苗裔也,与夏朝亦有渊源。”

“儿臣”的称呼,放在这个时代不太合适,但宋坤受影视剧影响,他习惯了,便要求儿子们这样叫他。

宋坤听闻后,他点点头:“可是,已有大夏,再重复就不太合适了吧?”

独孤华扭头望了眼弟弟,示意他来补充。

“王父,我觉得,可以在夏之后,再添一字。”

独孤夏拿出竹简,翻到其中一面,指了指上面的那个字。

“勍,意为强劲,强大。且音与秦相似,如今我们与秦国为友谊之邦。”

“儿臣认为,可以取名为夏勍,或者勍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