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你们不要多管闲事。(2 / 2)

他们顿时忙作一团,赶紧集结开会商讨大计。

“怎么办?大王要去钓鱼了。”

有人脸上忧愁:“渭水哪还有鱼啊?都被我们钓完了。”

这群叼毛平时吃饱饭没事做,趁着公子扶苏去上学的时候,就喜欢组团垂钓。

是组团,不是组队。

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大王也会来钓鱼?

坏了呀。

“还愣着干嘛,赶紧去市集买鱼啊。”

“啊?来得及吗?”

“你想丢工作?”

三十多个“村民”,赶紧提桶跑出村外,来到一间木屋前,把藏在里面的精良马匹牵出来。

他们快马加鞭朝着咸阳城奔去,要趁着大王在准备鱼饵、鱼竿之前,赶紧把鱼放进去。

“把这里的鱼,全部打包!”

“要宰杀吗?”

“要活的!速度!很急!”

“???”这让一群卖鱼贩摸不着头脑,哪有人买鱼,买活的啊?

你们带回家,自己处理不觉得麻烦吗?

三十多个“村民”,单手执缰绳,另一只手提着桶,快速返程。

他们一共买回来一百多条鱼,应该够用了吧?

然而,当众人气喘吁吁的跑到河边,顿时又犯了愁。

“渭水那么大,就这样放鱼入水,真的有用吗?”

“那你说怎么办?”

“谁会潜水?”

“???”

这个时代,将擅长于潜泳的人,称呼为“没人”。

《庄子·达生》:“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

那么,古人能潜水多久呢?

又是《庄子·达生》:“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

一口气潜游数百步才上岸。

正常来说,未经训练的情况下,普通人最多只能在水下憋气一分半左右。

想必,先秦时期的古人们,应该已经发明出潜水设施。

毕竟有个职业,叫做“采珠人”。

......

幸好“村民”们速度快,他们把现场清理干净后。

宋坤抱着扶苏,后面跟着嬴政,三人才来到渭水河边。

“嗯,这里位置不错。”

“扶苏,等二舅钓上鱼后,给你做香喷喷的烤鱼吃。”

“好啊。”

宋坤抓了条蚯蚓,插入弯型的铁制鱼钩上,轻轻一甩,坐在那里静待鱼儿上钩。

春秋时期,随着冶炼技术提高,已经出现了铁制的鱼钩。

不一会儿,扶苏感觉到鱼竿有动静,他用尽了吃奶的劲,却始终纹丝不动。

“二舅,来大鱼啦!?”

宋坤赶紧过去,发现鱼竿很沉,他在奇怪,这鱼的劲,怎么如此之大?

他站起身眺望,隐隐约约看到——

草了,在河里,好像有人?

只见河里的人咬着,将鱼亲手套上鱼钩。

“???”

宋坤吓了一大跳,坏事,河里有水鬼?

接下来,最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条鱼主动“飞”到空中。

“二舅,来鱼了,来鱼了!”

宋坤将鱼提起,他望着手中这条伤痕累累的大草鱼,陷入了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