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的杂役,侍女,帮厨,小二,陪客加起来有四十一个,加上三个副管事一共四十四个。
没有一个迟到的。
大概是外面太冷,加上大管事曹顺心一项也不是个喜欢长篇大论的。
点名了两个昨日犯错的杂役,各自扣了十文的工钱,不到一刻钟,便结束了点卯。
众人搓着手,争先恐后的往楼里跑去。
杨蔓娘和吕小娘跟几个负责二楼的同事,一起沿着楼梯走上二楼。
一进二楼宽敞的大厅。
侧手便摆着一面磨得非常光亮得菱形穿衣铜镜。
这是用来给客人整理仪容仪表的。
杨蔓娘走到穿衣镜前,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自己的模样儿。
她的个子不高,鹅蛋儿脸,身材有点过分的瘦,头发很长,但发质不算好,颜色有些浅,有点类似于棕色。
但是。
皮肤到并不像她之前所想的面黄肌瘦。
而是一种非常干净清透的白。
和妹妹杨盼娘圆溜溜的小骷髅眼不同,她长了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眼儿,秀气的鼻子,唇色是淡淡的粉色。
两侧的头发,挽成对称的垂于耳边的双平髻。
简单干净中,带着一丝少女的俏皮可爱。
总的来说,除了太瘦,算是中等偏上的长相。
若是再胖一些,脸上的肉再丰腴一些,打扮打扮,也是个亮眼的小美人,怪不得能进矾楼二楼做灯烛侍女。
要知道,矾楼是汴京最顶级的娱乐会-所。
不光消费高昂。
管理也很严格,对员工的要求自然也高。
后厨和杂役也就罢了。
对直接接触客人的各类侍女,还有小二,都有外形方面的要求。
“今儿个晚上,咱们二楼已经定出去了五个雅间,?笙辇坊,青竹轩,笔耕斋,雁翅阁,明月居,冬天黑的早,客人估摸着下午就来了,该谁负责的位置,都抓紧时间打扫干净,该配置的东西,都尽快去四司六局领了来配上,若是人到了再给我掉链子,扣了钱可别不服气,勿谓言之不预。”
常清年背着手,留着两撇山羊胡。
作为西楼的三个副管事之一,负责管着二楼的十二个雅间。
算是杨蔓娘的顶头上司。
这人小时候在私塾读了七八年书没考上童生,所以总有些掉书袋,说的最多的一句便是这勿谓言之不预。
基本上什么话后面都加一句这个。
大家都习惯了。
杨蔓娘按着往常的习惯,打了盆滴了皂角汁的热水,拿上专用的毛巾,桂花明油,小铲子和刷子,先去了被定好的明月居擦洗烛台。
矾楼的员工分工明确。
作为灯烛侍女,她需要做的就是清理二楼西边六个雅间里的灯座,还有照看二楼飞廊上东南二十四盏灯笼不要熄灭。
还有在客人畅饮看歌舞表演的时候,及时的更换快要燃尽的蜡烛。
并且要保管好每日从油烛局领取来的蜡烛。
蜡烛在这个年代,价格是不便宜的。
这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家是用不起蜡烛的,大多只能用油灯进行照明,像杨蔓娘家这样赤贫的,晚上没啥特别重要的事情,连油灯都不用点,直接摸黑。
一夜燃油灯,要耗费四到五文钱,而通宵点蜡烛的话,就要四到五根蜡烛,差不多是五十至九十文钱,成本是油灯的十倍之多。
这还只是点普通的蜡烛。
矾楼自然不会用普通蜡烛。
矾楼用的蜡烛制作繁琐,用料十分精细,价值远远高于普通蜡烛。
一楼通堂的蜡烛是常料烛,每条一百五十文,相当于普通市井百姓两三日的收入。
二楼三楼用的秉烛,则更昂贵。
一条四百文,比杨蔓娘一个月的薪资还要高。
所以。
为了避免浪费和私下偷拿。
矾楼设置了专门掌管楼里各类贵重器物的四司六局。
四司是指帐设司、茶酒司、台盘司、厨司。
六局则是果子局、蜜饯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及排办局。
像杨蔓娘这样的灯烛侍女,每日上午都要去油烛局领取当天的蜡烛和灯油份额,还要把昨日剩下的燃了一半的灯烛整理好交上去。
油烛局的老妈妈每晚都在楼里巡视,各个眼睛比针鼻儿都尖,想要昧下半根蜡烛根本不可能。
一个雅间两个桐花银烛台,将剩余的蜡烛装进专门的匣子里,再铲去烛台上滴下的蜡油,用浸了皂角水的湿毛巾,将烛台里里外外擦一遍,再拿干毛巾擦干,用小刷子蘸上桂花明油再给烛台表面做一次保养,使其发亮,并且散发清香就算清理完成了。
杨蔓娘出了明月居,进了旁边的青竹轩。
虽然装修风格是统一的,但是不同的雅间,陈设不同。
明月阁的陈设是以鹅黄和月白为主,清竹轩则是深深浅浅的绿。
尤其是墙角的文竹,养的极好,不光茂密,而且快有门那么高了。
一眼望去。
就如同把一小片森林搬到了屋里。
清竹轩的门敞开着,里面是一个穿着酒楼统一的蓝色圆领短打,面孔长得很清秀的小二哥。
正在铺台面儿。
见她进来抬头瞧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