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是唐代对来自南洋地区、印度支那半岛、非洲等地的黑色人种或肤色较深人种的奴仆的称呼,其相关介绍如下:
来源
东南亚:大多数昆仑奴来自东南亚一带,如《旧唐书·南蛮传》记载,林邑以南的人多卷发黑身,被通称为“昆仑”,这些人多为尼格利陀人,即矮黑人.
非洲:少部分昆仑奴来自非洲,被阿拉伯人掳掠贩卖后,作为“贡人”或奴隶流入唐朝,如裴家小娘子墓出土的黑奴俑就是来自非洲的“僧只奴”.
印度:有学者认为部分昆仑奴可能是达罗毗荼人,此外,谭嗣同认为唐人呼印度人为昆仑奴.
特点
外貌:昆仑奴的主要特征是肤色黝黑、头发卷曲,通常身材较为高大强壮.
性格:性情温良,踏实耿直,对主人忠心耿耿,且勇敢坚毅,如《裴铏传奇·昆仑奴》中的磨勒,不仅能猜透哑谜,还勇猛过人,背负崔生跨越数十高墙.
技能:昆仑奴一般水性很好,常被用于与水有关的活动,此外,他们还具备一些特殊的技艺,如乐舞、杂技等,能为贵族提供娱乐表演.
社会地位
昆仑奴在唐朝社会处于底层,是贵族豪门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可被随意买卖、赠送或驱使,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或作为保镖、侍从等.
称呼由来
“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除指昆仑山外,还指黑色的东西,唐人沿用此义,将黑色皮肤的人统称为昆仑人.
“新罗婢”是古代朝鲜半岛新罗国进贡或被贩卖到唐朝的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