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长平之殇(1 / 1)

起大军犹如一张严密的死亡之网,将长平的赵军死死围困其中,彻底断绝了他们的粮道,仿若一把无情的利刃,切断了赵国军队生存的命脉。赵军陷入了绝境,恐慌与绝望的情绪在军阵中蔓延,但他们并未放弃求生的意志,在赵括的指挥下,多次发起了勇猛无畏的突围行动。

赵括骑在战马上,眼神中燃烧着不甘与决绝,他挥舞着长剑,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率领着士兵们一次次冲向秦军的防线。然而,秦军在白起的精心部署下,防线固若金汤,如铜墙铁壁一般难以突破。每一次突围,赵军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鲜血染红了长平的土地,但他们依旧前赴后继,毫不退缩。

但命运的齿轮在此时无情地转动,元初悄然出现在战场之上,他的眼神冰冷而无情,手中的飞剑闪烁着寒光。在赵括又一次奋勇冲锋之际,元初轻轻一挥手,那飞剑仿若一道致命的闪电,瞬间穿透了赵括的胸膛。赵括瞪大了双眼,脸上满是惊愕与不甘,身体缓缓倒下,鲜血汩汩流出,这位曾经满怀壮志豪情的将领,就此陨落,带着他未竟的抱负和赵国的希望,消逝在了这片血腥的战场上。

随着赵括的阵亡,赵军的士气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他们依然顽强地抵抗着秦军的围困。就这样,整整 43 天过去了,赵军终于再也支撑不住,无奈之下选择了投降。白起看着眼前这四十万疲惫不堪、面黄肌瘦却又充满绝望的俘虏,心中五味杂陈。但他想起了与元初的约定,尽管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元初为何要这四十万俘虏,但他还是信守承诺,将这些俘虏交给了元初。

白起起初以为,元初索要这些俘虏是为了贪图军功,毕竟这是一份足以震惊天下的赫赫战功。然而,元初却神色淡漠地告诉他,让他按照正常的战事操作即可,军功尽可自取,他只需在一旁摆一个法坛。白起心中虽然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但他也深知元初的神秘莫测,便没有再多问。

白起望着眼前这四十万手无寸铁、面黄肌瘦且充满绝望的赵军俘虏,心中虽有一丝不忍,但身为秦军统帅,他深知这些俘虏留着将会是巨大的隐患,更何况他已将其许给了元初。在那冷冽的寒风中,他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令旗。

随着令旗的落下,秦军士兵们开始行动起来。他们驱赶着俘虏们朝着早已选定的山谷行进,那山谷仿若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静静地等待着吞噬这众多的生命。俘虏们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厄运,哭声、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那声音中饱含着对生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让人闻之动容。然而,秦军士兵们面无表情,机械地执行着命令,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无情地驱赶着这些可怜的人。

当俘虏们被驱赶至山谷之中,白起再次下达了命令。一时间,土石滚落的轰鸣声、士兵们的呐喊声以及俘虏们的惨叫声充斥着整个山谷。秦军士兵们从四周开始填土,将那些鲜活的生命无情地掩埋在土石之下。俘虏们拼命地挣扎着,试图爬上那不断增高的土堆,但都被秦军士兵用兵器刺回。有的俘虏相互依偎着,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有的则疯狂地咒骂着,宣泄着内心的愤怒与不甘。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谷中的哭喊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只留下一片死寂。四十万生命就这样消逝在了这片土地上,鲜血将山谷的土地染得殷红,那浓烈的血腥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许久不散。白起望着那被填平的山谷,心中五味杂陈,这场惨烈的杀戮将成为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罪孽,也让长平这片土地成为了历史上永远的伤痛之地

元初在一片空旷之地迅速摆出了一座阴森而神秘的祭坛,黑色的帷幔在风中猎猎作响,周围弥漫着一股神秘而诡异的气息。他站在祭坛之上,口中念念有词,双手舞动着复杂而古老的法诀。随着法诀的舞动,祭坛上的符文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在与某种神秘的力量沟通。

原来,元初竟是要以这四十万鲜活的生命为祭,向那神秘而强大的道尊换取被镇压的妲己魂魄。在他的疯狂举动之下,祭坛周围的空间仿佛都被扭曲,一股强大而邪恶的力量在空气中涌动。四十万俘虏们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们的哭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但却无法阻止元初那疯狂的行径。

随着元初法诀的最后一个手印完成,一道黑色的光芒冲天而起,直冲云霄。在那光芒之中,隐隐可以看到一个妩媚而妖娆的身影,那便是妲己的魂魄。元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他成功地完成了这场邪恶而恐怖的交易,而长平这片土地,却永远地被这四十万冤魂的怨念所笼罩,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充满血腥与罪恶的伤痛记忆,见证着权力、欲望与神秘力量交织下的人性黑暗与战争的残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