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浔阳轻轻地拍了拍身旁的地面,然后缓缓地席地而坐。
他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看着围坐在周围的那群天真无邪的孩童们,开始讲述起那些从古至今令人敬仰的名人们不为外界诱惑和干扰所动摇、始终坚定地坚守着自我的动人故事。
“孩子们啊,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陶渊明的大诗人。”
刘浔阳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将众人都带入了那个久远的时代,“他不愿意为了五斗米而向权贵低头弯腰,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回归田园生活。
尽管日子过得清苦,但他却能在那片宁静的山水之间,寻找到内心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孩童们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刘浔阳,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
站在一旁的林真嘉也静静地聆听着刘浔阳的讲述。
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随着刘浔阳口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展开,心中对他的钦佩之情愈发深厚起来。
此时,夕阳渐渐地西沉,天边泛起一抹绚丽的晚霞。
金色的余晖透过巷口的树叶缝隙洒落下来,宛如一层薄薄的金纱,轻轻覆盖在刘浔阳和孩子们身上。
整个小巷里弥漫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时间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刘浔阳继续讲述着那些名人的故事:“还有一位名叫苏武的英雄,他被匈奴扣押多年,但始终保持着对大汉王朝的忠诚之心……”
不知不觉间,夜幕悄然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小巷深处亮起。
然而,无论是刘浔阳还是那些沉浸在故事中的孩子们,都没有察觉到时光的流逝。
这个小小的角落,因为这些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故事,变得格外温暖而美好。
……
…………
………………
郭俗生:“此女之貌,可谓倾城。眉如远山含烟,眼若秋水盈盈,唇若丹砂点绛,肤赛凝脂胜雪,发如乌云披肩,步态轻盈似燕。”
“举止端庄,谈笑风生,气质高雅,风华绝代;望其容,如花解语,似玉生香,真乃人间绝色也。令人见之忘俗,心生倾慕,久久难以忘怀。”
林真嘉听到郭俗生的夸赞,轻声笑道:“先生莫要打趣,世间哪有如此佳人。”郭俗生忙摆手,“在下所言句句属实,姑娘之美不在皮囊,更在于心性。”
刘浔阳讲完故事,站起身来,活动了下身子。众孩童不舍离去,刘浔阳摸摸他们的头,承诺下次再讲。
林真嘉走上前,对刘浔阳说道:“公子的学识和涵养着实让人钦佩,今日有幸得闻公子讲学,受益匪浅。”刘浔阳回礼,“姑娘也是性情中人,今日交谈甚欢。”
此时,月挂枝头。刘浔阳抬头望月,感慨道:“明月千古不变,见证世间无数悲欢离合。”
林真嘉亦望着月亮,“正如人心,纵经千帆,仍向往那一片纯净之地。”
郭俗生在旁看着两人,笑言:“二位今日相遇相知,也是一段佳话。”
三人相视而笑。而后各自转身,带着今日的收获与感悟,慢慢消失在月色笼罩的古街小巷之中。
只留下那一片静谧还萦绕在原地,仿佛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切美好的交流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