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哥好面儿(2 / 2)

花钱大手大脚,如流水一般。

几十万听起来很多,其实若是一年分摊下来,一个月也就几万块钱。

这几万块钱,其实,如果是在不注意敛财的人手里,很快稀里糊涂就会花没了……

偶尔再碰到个大事小情,钱很快就会捉襟见肘。

都说钱是王八蛋,没了再去赚。

但是其实,那是扯淡的,你要是信了这话,那你一辈子都会缺钱。

事实上老百姓赚钱的真实情况是,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就像水推沙!

每每挣哪怕一百块钱,你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力气的。

我曾经开车拉着张静怡和赵为民去桃南的梧桐商厦,虽然那时候我知道张静怡的家庭经济很好,但是我清楚的看到,张静怡拿起那件一万三千五的水貂皮大衣的时候,赵为民猛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儿……

尽管,赵为民付账的时候,动作依然很豪迈!

百姓嘴里有一句俗话,说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那是扯淡的!

事实上,如果你不加节制的大吃大喝大穿,你不受穷就怪了。

更何况,还要张静怡还要加上一条要命的喜好——赌!

所以,一年这区区几十万,往往是让她家的经济状况,处于一种十分不可捉摸的节点上……

那就是,张静怡有时候一掷千金不皱眉。

有时候,她居然还管我借两千块钱救急。

她第一次管我借两千块钱的时候我都懵了……

就凭张静怡的条件,两千块钱,这还用的着借?

这让我实在不能理解。

平素和她以及她姐姐和姐夫们喝酒的时候,很多时候谈的,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单子。

一车辣椒挣了七八千块这种小生意,简直都不配上酒桌谈。

两千块?

搞笑呢?

后来接触的多了,一点点的了解了内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生活是现实的,它不会给任何人任何情面……

平素秋末冬初的时候,张静怡她姐姐会带着她合伙,做一些辣椒或者木材的生意。

算是一种变相的施财方式。

亲姐妹们嘛,何必计较的那么清楚?

这也是我相对来说比较喜欢东北的原因之一,它可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化原子化,家族被瓦解之后,全国乃至全世界,剩下的最后一片,人心和血液尚且还有温度的热土了……

我个人和张静怡的感情还行。

其实,因为身份的原因。

我和整个青山镇的人,感情都还说的过去。

因为我一贯奉行的习惯就是能不得罪人,绝不得罪人。

相交相识,再有能力给人提面子的时候,就一定提人的面子。

东北人可能形色各异,但是,有一点,有一个算一个,不管男女,那是绝对一样的。

那就是——好面子!

只要你给我面子,咱啥事儿都好说。

但是,如果你不给我面子,那,咱啥事儿都不好说!

甚至,连钱这么重要的东西,在面子面前,都不值一提。

钱可以不要,甚至命都可以不要,但是,面子绝对不能不要……

没办法,好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