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外省人的反响(二)(2 / 2)

华夏的老传统,那就是爱凑热闹。

“你看!他们档口的那个款式肯定好卖!走,过去看看!”

本来不是来拿毛呢料的蝙蝠衫的,路过这里一看,居然那么多人排长队。

做服装的人本能的反应就是,这个款式肯定是个爆款!

因此,第二个老传统就出来了,那就是跟风热潮!

“排队排队呐!同志,你们别插队啊!有点素质行不行?”

“我们………哎……哎……你他妈别动手……老子曹尼玛的………”

因为排队的事情三四个人扭打起来了。

“你们两赶紧重新排队,不然引起公愤了,到时候就算轮到你们了,档口也不会给你们开取货单!”

档口里走出来一个销售员,很快就制止了这件因为排队产生的斗殴事件。

听到销售员的话,原本制止插队的拿货商很快就和插队的分开了。

这种情况,在十三行是很常见的事情。

谁都想早点拿到货,谁都不想排队,但是真要是爆款,排队能排四五十米长。

像两年前喇叭裤开始流行的时候一样,最初只有两家厂做喇叭裤,那时候天天都是这样排队。

直到后面做喇叭裤的厂家多了,拿货商才慢慢的分散一些。

华茂服装厂的档口,从十三行服装批发城开门开始,一直到晚上七点,推销员除了简单吃了顿中饭外,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销售员愿意这样干是因为吴子峰当初给过承诺的,档口的员工除了工资之外,厂里另外还有一份提成,每件衣服给到个人是一毛钱。

没人会跟钱过不去,既然想挣钱,那么就得尽全力帮着厂里推销。

多卖出去一件,自己就多挣一份钱。

就像当初没有人会理解,吴子峰为什么愿意拿提成给这些销售员。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就是给提成点的意义。

销售员真要是靠死工资吃饭,那么谁都不会有积极性。

这种活性工资,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责任。

销售员一边要保证厂里和档口的出货价,一边也得维护好拿货商这些客户群体。

这个年代,吴子峰不担心销售员跳槽,因为谁也不可能给这么高的工资!

二楼的档口王小浩,光是十一月份的工资加提成就有将近两千块钱。

什么概念?

一年下来省着点就是两个万元户,目前来说也是工资的天花板级别了。

一楼的刘灿一个女人,一个月下来拿的工资提成已经超过了两千块。

“小兄弟,终于等到你了!走!大哥请客去吃饭!”

见到二楼档口的王小浩把档口上了锁后,豫省拿货商大哥上前打了声招呼。

“咳…………老板,你还真等着我呢!嗬嗬…………”

王小浩笑着回复道。

“叫什么老板?我叫袁新阳,应该比你大,你叫老哥就行,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上回拿货真是感谢你了,真要是不表示一下心意,我这心里过不去!”

豫省的人这个年代名声可不是后世那么难听,其实关于豫省,多数人是讲人情讲义气的。

后来到千禧年后,因为有些老鼠屎,给豫省留下来不好的名声。

因此地域性的黑锅从这时候才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