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华夷之辩(2 / 2)

他不担心,却不代表没人为之忧心。

“真是让人不省心啊。”

护花心切的萧绍瑜,乌眉如剑,明眸似电,赤色盔缨追红巾,一身金甲慕银甲。

英华剑出鞘,不容北虏伤佳人。

下一瞬,双剑交辉,一对璧人并肩奋战,成万军一景。

英华配秋水,君子合神女,剑光交错斩北虏,郎妾豪情无限美。

“可愿随妾斩将夺旗?”

万军丛中,柳文菲酣畅淋漓间,俏音之中蕴昂扬战意,秋水剑遥指魏将。

“正有此意!”

一阵搏杀,萧绍瑜亦是热血沸腾,骨子里继承于母妃范瑛的英豪之气,已如夏花绽放。

乌眉斜挑入鬓,利如锋槊,明眸几乎怒睁,犀利如刀。

“驾!”

一声长啸催烈马,悄然间领先佳人一步。

“杀!”

英华剑舞摧北虏,瑟瑟魏将无处躲。

“死于本王君子剑下,汝之幸也!”

电光火石间,君子剑法显神威,一剑怒斩怯魏将,从此郡王威名扬。

早就注意到萧绍瑜杀入乱军的叶清玄,为策万全,他凌空踏虏首,疾速飞奔护主。

待其奔至近前,魏将人头正好飞起,雪月银枪改刺为挑,正中双目圆睁已无意识之人头。

“尔等将军已毙于南康郡王剑下,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尺长枪刃挑血首,八尺雄躯傲军阵,立于萧绍瑜马前的叶清玄,豪迈长啸。

于内,将军授首,袍泽丧胆;于外,三面梁军,虎视眈眈。

已成孤军、已处绝境的魏军偏师众将士,纷纷弃戈请降,再无战斗下去的勇气。

望着垂头丧气的魏军将士,萧绍瑜见他们中多是汉人,灵机一动,朗声道:

“众位汉家兄弟,悠悠华夏衣冠,在梁不在魏,大梁欢迎你们回家!

凡入梁军者,家有耕田传世,子孙香火不绝。”

自五胡乱华以来,北方汉人为了生存,逐渐为胡虏所用。

在其存亡断续之际,汉家王朝南渡,弃之如敝履,此怨已有百余年。

萧绍瑜的正朔之论、华夷之辩,能消弭此怨,唤回百年游子么?

自出生便生活在外族统治下的他们,不像薛子都有家族的传承,有对汉家朝廷的怀念,正朔、华夷于其,不如一饭。

北魏鲜卑贵族持续大肆圈占土地,导致饿殍千里,降兵家中亦不能幸免。

真正令他们动心的,是那句:家有耕田传世,子孙香火不绝。

“殿下说的,可当真?”

胆子壮些的降兵,问出了所有降兵的心声。

他们当兵不过是为了果腹,很多人已是家无至亲,了无牵挂,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既是如此,只要萧绍瑜能兑现承诺,给谁当兵不都一样么?

“本王若不能兑现承诺,战后愿倾囊相赠,助尔等北返。”

萧绍瑜也不含糊,直接挑明:

要是我说话不算数,给足川资路费,放你们走。

有田可耕便留下,无田有路费返乡。

等一等,看一看,又不吃亏,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