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忠整理了一下朝服,对两位夫人道:\"咱们也该动身了。记住,今晚无论看到什么,都要稳住。\"
上了马车,王玉萱突然道:\"夫君可知道,为何兵部尚书选在今晚办诗会?\"
\"哦?夫人有什么见解?\"
\"今日是他的寿辰。\"王玉萱道,\"往年这日都要大办,今年却只说是小聚。\"
张晓忠眼前一亮:\"寿辰?\"
\"是啊。\"王玉萱点头,\"而且我记得,他最是好面子。往年寿辰,府上摆席少说也有十几桌。今年却只邀了这些人......\"
\"原来如此。\"张晓忠恍然,\"他这是要避人耳目。寿辰之日办诗会,谁也挑不出毛病来。可实际上......\"
话未说完,马车已经到了兵部尚书府门前。只见府门大开,已经有不少官员的马车停在外面。
\"走吧。\"张晓忠下了马车,扶着两位夫人往里走。
府门两侧站着不少家丁,见是武郎中来了,连忙躬身行礼。张晓忠目光扫过这些家丁,心中暗暗记下。这些人的装扮虽然是家丁,但站姿却颇有几分军中气度。
\"武郎中来了!\"迎面走来一人,正是兵部尚书崔元礼。
\"下官来迟,还望大人见谅。\"张晓忠拱手行礼。
\"哪里哪里。\"崔元礼笑道,\"诗会才刚开始,武郎中来得正好。\"
他又看到王玉萱,面露惊喜:\"这位可是太原王氏的千金?\"
\"正是。\"王玉萱福身一礼,\"妾身听闻伯母身子不适,特地来看望。\"
\"夫人知道你要来,高兴得很。\"崔元礼笑道,\"来人,快带王夫人去后院。\"
目送王玉萱离去,崔元礼这才将目光转向潘金莲:\"这位便是武夫人了?久闻大名。\"
\"见过大人。\"潘金莲福身一礼。
\"好说好说。\"崔元礼抚须笑道,\"来,武郎中,里面请。今日来了不少知交好友,正好与你认识认识。\"
张晓忠跟着崔元礼往里走,一路上不断有人上前见礼。他一一应付,心中却在盘算着王玉萱那边的情况。
进了大堂,果然已经坐了不少人。张晓忠扫视一圈,认出了几位侍郎,还有几个面生的年轻官员,想必就是那批新任的官员了。
\"诸位。\"崔元礼高声道,\"这位就是福彩司的武郎中,最近在京城很是有些名声。\"
众人纷纷起身见礼,张晓忠一一回礼。
\"武郎中,既是诗会,不如先赋诗一首?\"崔元礼笑着道,目光中带着几分试探。
张晓忠负手而立,看着庭院中的月色。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首诗不仅是展现才学,更是传达立场。
他朗声道:
\"素月分辉白玉台,青云捧出大明来。\"
此诗一出,厅中众人不由屏息静气。张晓忠继续道:
\"天心有意扶持正,万里春风一夜开。\"
他的声音愈发铿锵,目光扫过在座诸位:
\"山川处处生新气,草木年年见太平。\"
说到这里,他特意看了看那几个新任官员:
\"会待升平天地泰,九重日月正光明。\"
全诗吟罢,厅中一片寂静。
须臾,户部侍郎徐怀德第一个击节叫好:\"妙!妙啊!'天心有意扶持正',写出了朝廷清明之象;'九重日月正光明',更是点明了君臣同心,共济时艰的期许。\"
崔元礼也是连连点头:\"此诗格局宏大,气象恢宏。尤其是'山川处处生新气'一句,道出了天下向明之势。武郎中真乃不世出的才俊啊!\"
那几个新任官员听到\"天心有意扶持正\"时,却不由面色微变。
这分明是在说,朝廷自有明断,奸邪终难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