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安然知道,要想继续进行实验,必须先解决舆论问题,尤其是扭转被孙记者歪曲的公众印象。
他眼神锐利,心中已有计较。
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将一切摊在阳光下。
他当即决定邀请孙记者和一些民众代表到实验基地,公开所有实验数据和过程,用事实说话。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有人叫好,有人质疑,更多的是等着看热闹。
孙记者接到邀请后,内心颇为不屑。
他认为薛安然不过是虚张声势,想用障眼法蒙混过关。
他本想拒绝,借此进一步渲染薛安然的“心虚”,但在民众的强烈要求和舆论压力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去,反而会坐实“收了黑钱”、“故意抹黑”的罪名。
第二天,孙记者带着摄像团队和一群民众代表来到了实验基地。
他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内心却盘算着如何抓住薛安然的纰漏。
基地内,陈教授和周护士早已做好了准备,各项数据和资料摆放得井井有条。
参观过程中,孙记者不断地抛出各种刁钻的问题,试图让薛安然下不来台。
他一会儿质疑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一会儿质疑实验过程的规范性,一会儿又暗示薛安然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像一只嗅着血腥味的猎犬,紧咬着薛安然不放。
面对孙记者咄咄逼人的攻势,薛安然始终保持着冷静,脸上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孙记者,您真是明察秋毫啊,这些问题问得非常到位……” 他顿了顿,眼神意味深长地看向孙记者, “不过……”
“……不过,事实胜于雄辩。”薛安然嘴角微微上扬,拍了拍手。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正是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模拟实验数据的验证过程。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数据,都清晰可见,不容置疑。
紧接着,薛安然又拿出厚厚一沓文件,正是该机构的验证报告,上面鲜红的印章格外醒目。
孙记者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精心准备的那些刁钻问题,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