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李斯提出三公九卿制(2 / 2)

李斯边想边写,“可设立奉常一职,掌管宗庙礼仪、祭祀等事务,维护国家的精神秩序。赋税关乎国家财政,是支撑军队、建设的命脉,设治粟内史,主管全国的钱粮财政,保证国库充盈。司法公正则是民心所向,自己廷尉一职不可或缺,负责刑狱审判,确保律法得以公正执行。”

李斯稍作停顿,喝了口茶,润了润干涩的喉咙,继续思考着:“还有外交也至关重要,设立典客接待他国使节,处理外交事务,维护大秦的利益。至于大王的安危,禁卫军的统领至关重要,设立卫尉,统领宫廷禁军,守护大王的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暗。咸阳城的夜,如墨般浓稠,寒风呼啸着穿梭在大街小巷,刮过那巍峨的宫墙与幽深的庭院。廷尉府内,灯火摇曳,李斯在书房中全神贯注的书写着,面前的烛火跳动,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疲惫却又透着光芒的双眼。

李斯将一个个官职、一条条职责详细地记录在纸张上。每一个职位的设定,他都反复斟酌,不仅考虑到职能的分工,更注重权力的制衡与协调。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李斯便起身,整理好衣冠,带着那卷凝聚他心血的纸张前往朝堂。朝会之上,大臣们依旧如往常般站列两旁。秦王端坐在王座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李斯上前一步,双手捧着纸张,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高声说道:“大王,臣近日深思熟虑,对我大秦的官僚体系有了新的构想,愿呈与大王,以供参考。”

嬴政微微点头,福德快速跑下来接过李斯手中的纸张,递给秦王,秦王并没有看,而是放在一边,看着李斯说道:“李廷尉详细讲讲。”

李斯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他的新官僚体系。从三公的设立到九卿的分工,从地方官职的调整到权力的制衡机制,他条理清晰,言辞恳切。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静静地听着,有的面露惊讶,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则露出了质疑的神色。

赢无忧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渐渐地,她意识到这竟然是秦朝后来长期沿用的三公九卿制!然而,对于历史上究竟是谁最先提出这套制度,赢无忧并不清楚,但她可以确定绝对不会是李斯。那么此刻,为什么会由李斯来提及三公九卿制呢?难道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在作祟吗?赢无忧对此毫无头绪。

不过有一点她非常明白,如果没有自己穿越而来并出现在这里,三公九卿制度毫无疑问将会被采纳施行,并且一路延续至魏晋南北朝仍在使用。即便后续的朝代对其有所改动,但追根溯源,前身依旧是三公九卿制。甚至就连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实际上也是在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由此可见,三公九卿制在当时那个时代确实称得上是极为出色且强大的官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