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的话虽无破绽,也基本符合现实,但张良不认为扶苏敢这么做,也不相信扶苏有如此的勇气。
如果扶苏真的如范增所言那样想,他为何不在云中郡直接不回来?在外地指挥军队,有时可以不必完全遵从朝廷命令!
与其带着忠诚的三十万大军不归,岂不是比归来后冒险搏命更好?
“哈哈,老先生这么说,我们就更有信心了!如果真如您所说,我们应该还有外援助手吧?”魏豹高兴地说。
周围的人顿时再次充满了希望。
张良轻轻拱手向范增致意,什么也没说,转身朝远处走去。
范增微微笑着,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目光望着张良远去的背影,对身边的项羽低声说道:“羽儿,这个人如果我们不能尽早拉拢为自己所用,最好还是早早除掉,越快越好!”
项羽愣了一下,望着范增有些不解:“亚父,只是一个没用的书生,至于让亚父如此重视吗?”
范增微微摇头,苍老的面容上,睿智的双眼眯起,看着张良的身影缓缓说道:“这个人将来必成大器,只是现在还年轻。”
“如果不能早日拉拢他,一旦被敌人所用,那将是一大隐患!嬴政一死,大秦必将崩溃,那时天下英雄并起,羽儿还需多加小心!”范增若有所思地说。
项羽听后微微点头,“好的,我会听从亚父的安排。”
项羽只提到要听从范增的意见,但他没有明确表示要杀张良或拉拢张良!
……
自从渡过渭水后,扶苏就一直忐忑不安,总觉得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他跟在龙辇旁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站在不远处的蒙毅也注意到了扶苏的状态。蒙毅策马加快了两步,来到扶苏的身旁。
“长公子是在为渡口之事忧虑吗?”蒙毅压低声音问道。
听到身后的声音,扶苏转身回头看了蒙毅一眼,微微点头答道:“父皇将如此重要的任务托付给我,可我却在这关键时刻出了差错,心里总是感到不安,总感觉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会发生!”
蒙氏族人都是扶苏的坚定支持者。因此,扶苏并未把蒙毅当外人,将心中的顾虑倾诉了出来。
蒙毅稍加思索,随即安慰道:“长公子放心,陛下绝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怪罪您的。至于其他的事情……”说到此处,蒙毅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四周,确保无人注意到他们之后,才继续压低声音说道:“长公子无需为立储之事担忧,右相已表态,待春祭大典后,便会再次上书请求陛下立储。”
骑在马上的扶苏听到“立储”二字时,身体不由得一紧,目光中流露出更多的忧郁,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件事还是暂且搁置不提吧,父皇的心意,任何人难以改变。现在的大秦正处于多事之秋,不要再因我的事情去打扰父皇!”扶苏一边轻轻摇头,一边轻声说道,目光朝向一旁的龙辇看去。
“公子,立储事关大秦国运。凭长公子的才德和礼仪,本该成为储君。这是国之大事,一旦储君不立,大秦难以安宁后方。公子您即便是为了大秦着想,这次也不能再退缩了!”蒙毅的眼神异常坚定。
蒙毅的焦急并非没有道理。实际上,所有支持扶苏的人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帝心难测,嬴政的想法没人能摸透。而那个私生子苏牧却愈发强大。
苏牧依靠大秦的支柱王氏,手中掌握了大秦的财粮,并与诸如公输氏这样的家族结盟。还有清氏、郭氏和被吞并的端木氏,这些力量都成了苏牧的支柱。
当初刚入咸阳时,苏牧不过是一只小虫子,而如今他已成了一只真正的猛兽,手中有兵马、有钱财、有粮食!
实话说,嬴政年纪已大,又有疾在身,若有一天不幸驾崩,未来的皇权归属尚未可知。蒙氏虽然在云中郡有三十万大军,但也未必就能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