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不论这个朋友是真朋友还是假朋友。
郑少杰唇角露出一抹苦笑,“即使我回到南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这倒是实话,看郑少杰的样子,在回南诏这件事情上,他定然是使了手段。
他能回到南诏,但能不能站稳,能不能坐上太子之位,躲过南诏其他几位皇子的算计是另外一件事情。
万里长征,郑少杰也不过是走出了第一步,将来如何还未可知。
“你为国为民的心我是能看得到的,我内心很佩服。”郑少杰接着说道。
“我想坐上太子之位,也得有算计,但是我也会心怀天下,心中装着百姓。”
“你能这样想我也很欣慰。”裴乐瑶说道。
南诏历经百年,裴乐瑶可从未想过让大周吞并南诏。
其实国家不是越大越好,大有大的烦恼,小有小的难处。
她可不会异想天开,让南诏的皇帝昏庸无能,让南诏的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后大周将南诏吞并。
南诏未来的太子。真的能为南诏的百姓考虑,心里想着他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今日我来见你,一则是告别,二则,我再重申之前说过的话。”
“如果六公主有需要我帮助的地方,我定然会出手。”郑少杰很认真的说道。
“当然,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在战场上相见,我也不会心慈手软。”
“不过,为了报答你给我的恩德,我会主动退避三舍。”
裴乐瑶心里撇撇嘴。好像谁没学过历史似的。退避三舍的故事她烂熟于心,少拿这个来哄她。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裴乐瑶可不对郑少杰抱有太多的期待。
郑少杰第二日便启程离开了大周,返回了南诏。
二皇子带着鸿胪寺的官员亲自将郑少杰送出了城门。
二皇子一直与郑少杰交好,目的当然是想借助南诏的力量加强自己的位置。
郑少杰与二皇子交好,自然也有借助大周的力量,稳固他在南诏地位的思量。
两人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倒是相处得宜。
*
十一月份,西北的风已经很烈了。
“将军,兵部又派人过来询问战况。”
很多官员不同意皇帝对西夏用兵,攻打西乡关。
皇帝已经和姚仁美私下达成了默契。
兵部得了姚仁美的吩咐,便派来了督战官。
“李孤勇的帐篷被掀开,一股冷风伴随着亚兰翰的脚步进入营帐之中。”
虽然只是十一月上旬,海东城已经很冷了。
海东城位于秦凤路的西北方,与西乡关遥遥相望。
亚兰翰骑了几十里的马赶到李孤勇的营帐,脸上像是被刀割过似的,沙沙的疼。
李孤勇的营帐已经挂上了厚厚的羊皮帘子。
李孤勇站在沙盘前,凝视着西乡关的位置,帘子被掀开,沙盘上的棋子被风吹的颤动几下。
李孤勇抬头看向亚兰翰。
这是一个壮硕的年轻人,身高九尺,武功非凡,自从来到他身边做郎将就屡立战功。
李孤勇十分欣赏这位有勇有谋的年轻人,将他从最普通的郎将提拔到了一等副将。
“你告诉那兵部的人,就说西乡关并不好打,天气渐冷,对我军不利。今年攻不下西乡关。”李孤勇继续盯着沙盘,却半点也没有焦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