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昭与苏梦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改革的阻力却如汹涌暗流,悄然袭来。宫中那些个老臣、宫人,一个个面露难色,对这新监察制度啧有烦言。
“太子殿下,咱宫里头向来是宽松自在,这新制度一来,可就把咱们给束手束脚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宫女,颤巍巍地走到李昭跟前,声声抱怨,满是委屈。她那双浑浊的眼眸里,满是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对未知改变的恐惧。
李昭微微一笑,温言宽慰,“老人家,这监察制度并非是要限制大伙儿,而是为了咱宫里的太平。您想啊,那些流言蜚语闹得人心惶惶,宫里的安宁都保不住,大伙儿还能自在吗?”
可老宫女依旧不依不饶,“可这制度一严,咱们连说句话都得小心翼翼,这宫里头的热闹劲儿可就都没了。”李昭深知,这改革之路,绝非一帆风顺。他轻叹一声,“老人家,咱这宫里头的热闹,得是正经的热闹。那些没影儿的事儿,咱不能乱说。这制度一立,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就没了,大伙儿心里踏实,这不才是真热闹吗?”
老宫女听罢,仍是半信半疑,摇摇头,转身离去。李昭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宫里头的宫人,个个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这新制度一出,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自然是要反对的。
可李昭也知道,这改革势在必行。他不能因为这些反对声,就放弃对宫中安宁的守护。于是,他决定亲自走遍宫中的每一个角落,与这些反对者们一一沟通。
他来到宫女们的住处,与她们围坐在一起,耐心地解释这监察制度的好处。“姑娘们,咱这制度一立,那些爱传流言的,就该收敛收敛了。你们在宫里头,也能安心侍奉,不用再担心那些没影儿的事儿闹得人心惶惶。”
宫女们听罢,虽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流言确实闹得人心不宁。李昭见她们有所松动,又趁热打铁,“这制度一立,宫里的风气好了,你们在宫里头的日子,也能过得舒心些。太子我也是为你们着想啊。”
他又找到那些老臣,与他们促膝长谈。“诸位大人,咱这宫里的安宁,可比什么都重要。这监察制度,是为了守护这安宁。我知道,这制度一立,你们可能会觉得不自在。可你们想想,那些流言闹得宫里头鸡飞狗跳,这事儿要是闹大了,可就不是不自在这么简单了。”
老臣们听罢,虽仍有些顾虑,但也明白李昭的苦心。他们知道,这宫里的安宁,确实比什么都重要。李昭见他们有所领悟,心中也松了口气。
可这改革的阻力,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消除。宫里头的宫人们,依旧在暗中抵制。他们嘁嘁喳喳,议论纷纷,对这新制度指指点点。李昭知道,这改革的道路,还很长很长。但他也知道,只要他坚持下去,这宫里的安宁,就一定能守护得住。
于是,他继续奔走在宫中的每一个角落,与这些反对者们沟通、解释。他相信,只要他用心去做,这宫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他的苦心。而宫外,那轮明月,也似乎在默默见证着这宫中改革的艰难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