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五丈原(1 / 2)

三国前传 文岳 3639 字 1个月前

这魏大将军曹真收复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觉得自己老厉害了,还想整出点事儿来报个仇。他就给曹叡上书,说要从斜谷进攻蜀,好几路一起上,准能大获全胜。嘿,这曹真可真是贪心不足哇!

曹叡呢,就听了曹真的话,让大将军司马懿溯汉西上,去和曹真会合攻打汉中。这司空陈群觉得斜谷这地方太险阻了,转运起来困难重重,不赞成曹真的主意。其实他就是不想打蜀呗。曹叡去问曹真,曹真又说要从子午谷进兵,陈群还是说不行。曹真可等不及了,没等曹叡回复,就直接出发了。

诸葛亮听到消息,赶紧带兵出了汉中,在成固、赤阪分屯,把营寨扎得严严实实的,就等着敌人来。同时又把李严叫过来,让他带两万人到汉中会师,还上表封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接替李严的位置。这样东边的后顾之忧就解决了,就能把李严调过来一起使劲儿。

碰巧这秋雨连绵了十几天,山谷里水都满了。曹真从长安出发,一路上被各种阻碍,折腾了一个多月,连子午谷都没过去。这时候,魏太尉华歆、少府杨阜、散骑常侍王肃等,都纷纷请求班师。曹叡没办法,就把曹真召了回来。司马懿呢,本来就鬼精鬼精的,一看这天气,就找个借口说下雨,按兵不动。

诸葛亮这边呢,派司马魏延往西去羌中,招抚羌人。魏延和魏雍州刺史郭淮打了一仗,把郭淮打得落花流水,斩获了不少人,开开心心地回来了。这时候长史张裔病死了,诸葛亮就把蒋琬提拔为长史。这蒋琬啊,是湘乡人,以前跟着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整天迷迷糊糊的,啥事儿都不干。刘备本来想把他杀了,多亏诸葛亮觉得他有才能,帮他求情免了死罪。后来后主继位,诸葛亮就把蒋琬提拔为参军,又升为长史。蒋琬这人能把粮草准备得足足的,供给军队用,所以诸葛亮每次出兵,粮草都能及时运到。诸葛亮常说蒋琬这人志向忠雅,是个能办大事儿的人。

到了建兴九年仲春,诸葛亮又开始北伐,进攻祁山。这时候魏曹真已经升为大司马了,可是病得厉害,没办法督军。于是就把司马懿调去西屯长安。没过多久曹真就死了,他儿子曹爽继承了爵位。这可就为后来司马懿杀曹爽埋下了伏笔。

司马懿掌握了军事大权,派部将费曜、戴陵带着四千精兵守上邽,自己带着张合等去救祁山。张合请求分守雍郿,司马懿说兵分势散,容易被敌人抓住,就带着大家一起往西去。诸葛亮听说司马懿亲自来援救,就不跟他正面交锋,留王平攻打祁山,自己带着魏延、姜维从间道去攻打上邽。守将费曜、戴陵出来迎战,哪里是蜀兵的对手啊,四千兵几乎都被杀光了,幸亏雍州刺史郭淮带兵来救,才把他们救了回去。这两人赶紧回城守着,天气清和,陇上的麦子熟了,诸葛亮就让士兵们四散割麦,当粮食。郭淮他们不敢出来抢,就派人去给司马懿报信,催他赶紧回来援救。司马懿一听,赶紧往回赶。

司马懿刚到上邽城东,就看到蜀将魏延、姜维分路杀过来。他赶紧下令军队结阵自固,只许放箭,不许出战。魏延、姜维左右夹攻,都被魏兵射了回去,没办法只好收兵回营。司马懿这小子还挺能沉得住气,他把兵都收起来,靠着险要的地方坚守,不管蜀将怎么挑战,就是不出战。诸葛亮把军队撤回卤城,司马懿却从后面追过来,在卤城东偏下寨。

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吴班等将领分头埋伏,自己去司马懿营前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战,蜀兵在营外各种骂,他就跟没听见似的。这可把大将张合给惹毛了,他走进营帐对司马懿说:“蜀兵大老远来进攻,咱们不战,他们肯定会想办法困住咱们。依我看,不如跟他们拼一下,要是打胜了,他们就会退回去,祁山也就解围了。”司马懿摇了摇头说:“诸葛亮军队没粮食了,肯定要退兵,咱们等他们退的时候追上去,肯定能取胜,干嘛非得急着跟他们打呢?”张合又说:“正因为敌人要退了,才更应该追啊,大家都斗志昂扬的,还怕打不赢吗?”司马懿就是不听,反而还依山掘濠,准备长期屯兵。

正说着呢,有两个将领跑进来喊:“蜀兵又来挑战了!”司马懿还是老样子,说:“让他们挑战,我就守着营寨不动,看他们能有啥花招。”这两个将领就说:“大家都说您怕蜀兵怕得跟老虎似的,这多丢人啊!咱们军队比蜀兵多,难道还不能打一仗吗?”司马懿被他们这么一激,有点忍不住了,就说:“既然这么说,那就传命令给各营,准备决战。”这两个将领一听,立马就去各营传达命令。这两个将领叫贾栩、魏平,年轻气盛,一听说要打仗,就摩拳擦掌,就等着厮杀呢。

过了两天,司马懿把将领们召集起来说:“要打蜀兵,必须分两路,一路攻卤城,一路救祁山,让他们顾不过来,这样才能成功。”张合说:“我愿意去祁山。”司马懿就拨了一万兵给张合,自己带着大军出战。诸葛亮听到司马懿营里有鼓角声,知道他要出兵了,就给魏延、高翔、吴班下了命令,让他们分头行事,自己带着大队出城,在城外布好阵势,不慌不忙地等着。

没一会儿,司马懿的兵就过来了。诸葛亮让前军用连臂弓射住司马懿的兵。这连臂弓是诸葛亮特制的,一张弓能连射十箭。司马懿的兵虽然很勇猛,但是也禁不住这么多箭射啊,连续冲了几次,都被射了回去。等他们锐气稍微减弱了,突然蜀阵里一声鼓号,万军潮涌,猛扑过来。司马懿赶紧督兵抵抗,刚交锋,斜刺里杀出一支人马,是蜀将高翔的旗号,司马懿赶紧分兵抵挡,死也不后退。没想到后面喊声大震,蜀将吴班又杀了过来,司马懿这下可慌了神,赶紧退兵。蜀兵三路追击,司马懿一边打一边退,刚走到半路,突然看到一彪军横截路中,为首的大将拍马舞刀,大喊:“魏延在此!”司马懿吓得魂飞魄散,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幸亏有贾栩、魏平这些猛将保护,才好不容易逃脱。这一战,蜀兵大获全胜,斩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战具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司马懿回到营里,埋怨部将太冲动,才导致这次失败。

从这以后,司马懿就决定坚守,不再出战。张合听说司马懿兵败,也退了回来,两边又相持了一个月。魏将郭淮想从间道去袭击剑阁,被蜀营的探子发现了,赶紧报告给诸葛亮。诸葛亮就派兵守险,让姜维、马岱带着人去。

长史杨仪报告说现在有八万人,其中四万人该换防了,因为新的兵还没到,新旧交接不上,只能暂时变通一下,留屯一个月,才能遣回去。诸葛亮笑着说:“我带兵以来,从来没失信过,既然到了换防的时候,就应该按约定把兵遣回去。这些士兵都准备好要回家了,他们的父母妻子都盼着他们回去呢。就算敌人就在眼前,我也不能临危失信,所以让他们如期回去吧。”

杨仪出去传达命令,士兵们都不想走,纷纷说丞相大恩,死都报答不完,愿意留下来再打一仗,发誓要把魏兵扫平。正说着呢,李平派了人过来,参军狐忠带着成藩呈上李平的信,请求诸葛亮马上退兵。诸葛亮一看,心里挺惊讶的,觉得李平是个老资格,肯定有什么想法。而且李平负责督运粮草,要是粮草供应不上,也没办法行军,所以就决定退兵。先派狐忠和成藩回去报告,然后召集将士,告诉他们要退兵,还说魏兵追过来,大家要努力抵抗。将士们都想再打一仗,听到退兵的命令,都挺失望的,想让他们去抵挡追兵,就盼着多杀点敌人,报答丞相的恩情。所以军令一下,大家都齐声响应。

诸葛亮又说:“大家愿意努力杀敌,那还有啥可说的呢?不过死战也没什么好处,我会把敌人引到木门道,然后一起围攻,就算他们有千军万马,也别想逃掉。”说完就派人去祁山,让老将王平趁夜悄悄退回来。自己在卤城拔寨,整整齐齐地往汉中方向走。

司马懿早就收到魏谍报,知道卤城内外蜀兵都退了。他就对将领们说:“蜀兵已经退了,谁敢去追击?”部将们都表示愿意去,只有张合没说话。司马懿看着张合问:“将军是不是觉得不该追啊?”张合说:“兵法上说‘归军勿追’。”司马懿微微一笑说:“将军可别前勇后怯啊。”这么一激,张合可来劲了,大声说:“我一直以来都冲在前面,怎么会怕敌人呢?要追就追,绝不含糊!”司马懿说:“将军在前头,我在后面接应,只要兵多将勇,不怕诸葛亮的诡计。”说完就命令一万轻骑跟着张合先行,自己带着三万人随后出发。

张合一路急追,很快就追上了蜀兵。蜀将魏延回马与他交战,打了几十回合,才慢慢退去。张合步步紧逼,不肯放过。魏延又回战了几次,看到张合后面尘土飞扬,知道有魏兵追上来,就干脆引兵急奔,甚至把兵器都扔了,把道路都塞满了。张合仗着有后军接应,就放心地继续追。魏延跑进木道里,道路狭窄,他假装把人马弄得乱哄哄的,引诱张合追过来。张合骑马冲进去,刚进窄道,两旁都是高阜,一声炮响,万箭齐发,可怜张合来不及回马,就被箭射中右膝,摔下马死了。魏兵跟着进了道里,都被射死了,只有后队仓皇后退,又被蜀兵追杀了不少人。幸亏司马懿赶到,让过败卒,截住了蜀兵。蜀兵像老虎一样凶猛,司马懿知道不好对付,赶紧退兵,一下子损失了一千多人。蜀将魏延按照诸葛亮的命令,不再追了,收兵回营。

诸葛亮回到汉中,见到了李平。嘿,这李平是咋回事呢?原来就是中都护李严,他改名叫平。自从诸葛亮把他调到汉中,让他督运粮草,他因为夏天多雨,担心粮草供应不上,就想劝诸葛亮退兵。等到跟诸葛亮见面,又支支吾吾的,反而想把责任推给狐忠和成藩。诸葛亮懒得跟他计较,直接去了成都,向后主报告。后主看到李平的表,说诸葛亮假装退兵引诱敌人。诸葛亮就把李平的信拿出来,弹劾他颠倒迷罔,居心不良。于是后主把李平贬为庶人,把他安置到梓潼,还让李平的儿子李丰做中郎将,参赞军事。这李平虽然犯错,但罪不牵连家人,真是挺讲究的。

诸葛亮呢,就开始劝农讲武,推演兵法,做了八阵图,立了石头做表,方便大家练习。又让军吏采办木材,制成牛马,用机捩转旋,自己就能行动,还能运粮米,这就是木牛流马。还打算三年以后再出征。魏将司马懿回到长安,当然不敢再寇蜀,只是让将领们守住要害。

话说魏主叡即位以后,还是遵循他父亲的遗志,重用异姓,不看重同宗。任城王曹彰在曹丕黄初二年就死了,只有甄城王曹植还活着,被改封为雍邱,又迁到浚仪,心里挺不满意的。有一次他入朝许宫,看到了金缕玉带枕,这是甄夫人的遗物,就想起以前的事儿,心里特别难过,还写了《感甄赋》,真是挺多情的。

魏主叡继位的时候,虽然已经追谥生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但是对甄夫人冤死的情况还不太清楚。传说甄夫人死的时候没好好殓葬,披头散发,用糠塞着嘴,都是郭后在暗地里安排的,不让叡知道。虽然叡是郭后养大的,但还有李贵人暗中受曹丕的嘱咐,保护着他,所以他能安然继位。没想到这些事儿被曹植知道了。太和四年,太皇太后卞氏去世,曹植回都奔丧,趁机跟叡说了甄夫人惨死的情况。叡半信半疑,去问庶母李贵人,才知道曹植说的是真的,心里特别悲愤。于是让甄夫人的兄子甄象以中郎将兼代太尉,拿着节去邺,把甄夫人改葬,号朝阳陵,还把曹植改封为陈王。曹植虽然得到了增封,但还是没得到重用,回到封地后就生病死了,谥号叫思王。叡又收集曹植的遗着,得到了赋颂诗铭、杂论一百多篇,其中有一篇《感甄赋》,有点嫌疑,就改名叫《洛神》,这就不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