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窦太后去世(1 / 2)

三国前传 文岳 3666 字 1个月前

上回说到窦太后搬到南宫都两年了,灵帝这小子一次都没去看过。张奂、谢弼他们劝灵帝去看看太后,可都被那些阉人给拦住了,这事儿前面也讲过。

后来灵帝选了宋氏当皇后,这宋氏是执金吾宋酆的女儿,建宁三年被选进掖庭,先是当了贵人,过了一年就转正成皇后了,宋酆也跟着沾光,被封为不其乡侯。这皇后上位后,自然得去永乐宫拜见灵帝的生母董贵人,可就是没去南宫拜见窦太后。

不过没多久,灵帝这孩子的良心好像突然被狗叼回来了,心里琢磨着:“我能当上皇帝,全靠窦太后帮忙,这大恩可不能忘啊!”于是在十月初一这天,带着一群大臣就去南宫看望窦太后,还亲自给太后敬酒祝寿。窦太后本来整天愁眉苦脸的,这下可高兴坏了,跟灵帝一起喝得那叫一个开心。

黄门令董萌,以前受过窦太后的不少好处,看到灵帝回心转意了,就赶紧趁机给窦太后说好话,经常在灵帝面前替太后喊冤。灵帝也听进去了,就经常派董萌去看望太后,给太后的供奉也比以前多了一倍。

可这事儿让曹节、王甫他们恨得牙痒痒,就诬陷董萌诽谤永乐宫,结果董萌被关进监狱,还丢了小命,这下窦太后又少了一个帮手。灵帝呢,又被那些阉党给忽悠瘸了,把南宫这茬事儿又给忘了,再也没去看过太后。

又过了一年,灵帝下诏书大赦天下,还把年号改成了熹平。中常侍侯览这时候调到长乐宫当太仆了,这家伙越来越嚣张,抢人家的老婆女儿,拆人家的房子,把老百姓欺负得够呛,大家都对他恨之入骨。就连他的那些同党,他也不放过,经常欺负人家,搞得大家互相猜忌。后来有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弹劾侯览,朝廷就把他的印绶收了,把他关进监狱,这家伙最后自杀了。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活该!

可曹节、王甫还是继续掌权,窦太后被他们排挤,整天郁闷得不行,心里的怨恨就像那陈年老醋,又酸又苦。后来听说自己的生母在日南死了,连尸体都没能运回来埋葬,这下更伤心了,整天以泪洗面,没多久就病倒了。

熹平元年六月,窦太后在南宫去世了。那些阉竖早就恨透了窦太后,就用一辆破车把太后的尸体拉到城南的市舍,随便扔在那儿。曹节、王甫还厚着脸皮跟灵帝说,要用贵人的礼仪来埋葬太后。灵帝这时候还算有点良心,摇着头说:“太后亲自立我当皇帝,这功劳大了去了,我要是把太后降为贵人来埋葬,那不是忘恩负义吗?”于是就按照太后的礼仪给她办了丧事。

可曹节他们还不死心,还想把太后另外找个地方埋了,然后把冯贵人跟桓帝合葬。灵帝不太同意,就召集公卿们到朝堂上商量这事儿,还专门派中常侍赵忠去监督。你说这灵帝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让个阉人去监督商量事儿,这不明摆着让曹节他们得逞吗?

当时太傅胡广已经死了,太尉刘宠早就被免职了,后来换了好几个人当太尉,这时候的太尉是李咸。这李咸自从当上太尉后,身体一直不好,经常请假在家养病。听说朝廷要商量把窦太后另外埋葬的事儿,气得他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让家人赶紧捣好毒药,放在袖子里,然后跟妻子诀别,说:“要是窦太后不能跟桓帝合葬,我就不活了!”说完就坐着车去朝堂了。

到了朝堂一看,好家伙,来了好几百人,都在那儿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先说话。李咸也不着急,慢慢地坐下等着。过了一会儿,赵忠开口了:“大家都到齐了,赶紧商量商量吧!”这时候,旁边突然有人站起来说:“皇太后品德高尚,是天下人的楷模,还立了皇帝,这功劳大大的,应该跟先帝合葬,这还有啥好犹豫的?”李咸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赶紧看是谁这么有正义感,原来是廷尉陈球。

李咸正想接着陈球的话说下去,赵忠却皮笑肉不笑地对陈球说:“陈廷尉既然这么说,那就赶紧写下来吧!”陈球也不含糊,拿起纸笔,刷刷刷就写了几行字,然后拿给大家看。上面写着:“皇太后在椒房的时候,就有聪明母仪之德。后来运气不好,遇到那些破事儿,但还是立了皇帝,这功劳大得没边了。先帝去世后,因为一些冤案,太后搬到空宫,结果早早去世了。虽然窦家犯了罪,但这事儿跟太后没关系啊!现在要是把太后另外埋葬,那可就太让天下人失望了。再说了,冯贵人的坟墓都被人挖过,骨头都露在外面,灵魂都被污染了,她活着的时候也没给国家做啥贡献,怎么能跟先帝合葬呢?臣球谨议。”

大家看了,都觉得陈球说得在理,没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有赵忠气得脸都绿了,强忍着怒火对陈球说:“陈廷尉,你这胆子可真不小啊!”陈球也不害怕,回答说:“陈窦两家已经够冤的了,皇太后还被关在南宫,我一直痛心疾首,天下人也都气得不行。今天我为国家说句公道话,就算朝廷治我的罪,我也认了!”这几句话把赵忠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张牙舞爪地想发火,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咸这时候也忍不住了,站起来说:“我跟陈廷尉的想法一样,皇太后不应该另外埋葬。”其他大臣一听,也都跟着附和:“就是,就是,应该这么办!”这些人啊,就是跟着瞎起哄,没点自己的主见,真是“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赵忠一看自己势单力孤,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气呼呼地走了。李咸、陈球他们也都陆续回家了。可曹节、王甫还不死心,在灵帝面前拼命争取,说什么梁后家犯了大罪,梁后都另外葬在懿陵了,还有汉武帝曾经把卫后废了,让李夫人跟他合葬,现在窦氏罪大恶极,怎么能跟先帝合葬呢?

李咸听说了,又赶紧上书极力劝谏,大概意思是说:“章德窦后欺负恭怀皇后,安思阎后家犯了大罪,可和帝、顺帝都没把她们另外埋葬,也没下诏书贬低她们。卫后是汉武帝自己废掉的,跟这事儿不能比。现在长乐太后有尊号,还立了皇帝,怎么能不把她当母亲看待呢?儿子不能贬低母亲,臣子不能贬低君主,应该把太后跟先帝合葬在宣陵,就像以前一样。臣咸冒着死罪跟您说这些。”

灵帝看了李咸的奏章,最后决定听他的,把窦太后的棺材跟桓帝合葬在宣陵,还给太后追谥为桓思皇后。

这事儿刚过去,朱雀阙下就出现了一张匿名帖子,上面写着:“曹节、王甫,偷偷把太后害死了,那些公卿大臣都是吃干饭的,不敢说句真话,这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曹节、王甫看到帖子,吓得赶紧报告灵帝,说自己是冤枉的。灵帝就下令让司隶校尉刘猛赶紧去查这事儿,十天汇报一次进展。

刘猛因为这帖子写得太直白了,觉得不应该急着抓人,就拖拖拉拉地查了一个多月,也没查出是谁写的。曹节、王甫就趁机弹劾刘猛办事不力,刘猛就被降职为谏议大夫。

正好这时候护羌校尉段颎班师回朝,当了御史中丞。这段颎跟那些阉党关系不错,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所以灵帝就让他代替刘猛当司隶校尉。

段颎一上任,就派手下到处抓人,一下子抓了太学的学生一千多人,关在监狱里,每天审问,可啥证据也没找到,就这么白白让这些学生受苦。曹节他们还不罢休,让段颎继续追查刘猛,给他安了些罪名。刘猛最后被撤职,还被罚去做左校刑徒。这段颎也是的,本来是平羌的功臣,干嘛要给那些阉人当走狗呢?真是想不通。

大司农张奂调到太常当差,因为他经常跟宦官对着干,那些宦官就恨上他了。而且他以前跟段颎争论过羌人的事儿,两人早就不对付。前司隶校尉王寓,靠着宦官撑腰,想让张奂帮他办点事儿,张奂没答应,王寓就怀恨在心,诬陷张奂跟党人勾结,结果张奂被罢官,还不准再当官。

段颎还想落井下石,想把张奂逼回原籍,还暗示郡县的官员,让他们逼张奂自杀。张奂吓得不行,就给段颎写了封信,大概意思是说:“我是个小人物,以前多亏您照顾。现在我遇到麻烦了,希望您能可怜可怜我。我知道我这事儿让您为难了,可我实在没办法。就像那淳于髡说的,我现在是走投无路了,只能求您大发慈悲。我知道我这信可能会让您笑话,可我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您要是能帮我一把,我这辈子都感激不尽。要是您不管我,我就只能任人宰割了。我现在眼巴巴地盼着您能救我,别的也没啥可说的了。”

段颎看了信,心里也有点不忍,就没再为难张奂,还让州郡的官员好好照顾他,送他回敦煌老家。张奂回到敦煌后,就关起门来写书,再也不过问世事了,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没过多久,中常侍王甫发现渤海王悝跟郑飒、董腾勾结,就偷偷告诉段颎,让他赶紧去查。段颎接到命令,马上就行动起来,又搞了一场大冤案,杀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