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两手准备(1 / 2)

“另外,还有一件事我要提前叮嘱你下。”陈书记沉思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是否要现在说出来,但片刻之后,还是继续说道。

谢凌风专心聆听领导的话语。

“我从市里听到了一些风声,下半年我们平城县委领导班子估计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动。比如李县长,到现在已经快满一届任期,估计会在下半年最迟明年调整,包括李部长,说不定也会有变动,到时候可能会对我们现有的县里的格局造成冲击。”

谢凌风想问一句,“书记,您呢?”

“至于我,今年应该不会动,但明年可就难说了。”书记瞟了面前的年轻人一眼,似乎明白其心里的所思所想,“这两年我们平城县的经济发展不错,尤其是今年,武义镇的数据应该有一个极大的飞跃,这对我们全县的经济会有一个较大的拉升。

还有,风平镇的生态养殖项目也开展得有模有样,势头良好,估计到年底就会看到成绩,这对全县也是一个利好。

因此,不管是李县长,还是我,以及其他领导,应该均会受益。”

在当前的形势下,上面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往往把经济发展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依据,因此,一地之经济发展好坏,会极大影响主官的发展。

主政期间,如果经济发展迅猛,其得到升迁的机会就会远高于其他发展一般或者发展不好的地域干部,反之,可能会长时间的原地踏步,或者平调到其他地方任职,甚者,还可能会被放到一些冷门的单位任职,多年得不到晋升。

平城县在陈书记上任之后,尤其是这两年的发展,更是步入了快车道,其取得的成绩,不仅是经济上,还有党建反腐败上,更是硕果累累。

李县长也算是搭上了顺风车,估计其要是变动,也只能是升迁,不是在平城顺位接任书记,就是调到其他区县担任书记,这也是这两年李县长识时务、及时改弦易辙的收获。

这其实对大家均有利,合则两利,斗则俱损。

陈书记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谢凌风能继续抓住他还留在平城县的大好时机,做出更大的成绩,巩固自己的根基,到时候即使他调离了,新来的书记也不好轻易的动他。

可谓是“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啊!

另外,风平镇也有了显着的变化。

当初叶明兴调任风平镇党委书记之后,就请教谢凌风,如何才能将风平镇发展起来。

谢凌风就给他出了个点子,风平镇适合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当时谢凌风还说道,如果风平镇不搞,武义镇接下来就会搞。

结果叶书记当即就行动了起来,到外县某个生态养殖开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短暂调研考察之后,回来就行动了起来,将五福村等三个村子纳入了试点,开启了生态养殖,到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按其发展态势,年底应该就会有较大的收获。

包括李县长、李部长等领导,甚至欧书记在内,他们调不调离,其实对谢凌风的影响并不大,但关注还是要关注的。

在谢凌风心里,只要陈书记还留在平城县,他心里就有了主心骨,就不会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