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贪婪无处不在(1 / 2)

在这个充满着封建礼教与传统束缚的古老王朝之中,人们所首要面对的便是那最为基本的生存需求——衣食住行。尽管来自后世的某些新奇物品,确实能令秦百川赚取到巨额的利润,但想要实现老百姓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仅靠寥寥数个普普通通的工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即便在近来一段时间内,秦百川通过自身的努力积累起了一定程度的财富底蕴,然而他名下所有工坊所雇佣的员工数量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实在是微乎其微。毕竟当下绝大多数的百姓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艰辛的农耕劳作之中,以此维持生计。

正因如此,秦百川开始思考如何引导民众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时代的发展进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鼓励人们去种植那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也就是所谓的“经济作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同时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繁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商业流通渠道,最终促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在这个长清湖的西边和南边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可是在东边和北边虽然也是平原,可是却有着大大小小数十条河流广阔的分布,这些河水从北面东面流进长清湖,才使得这个巨大的湖泊常年不干。

而从长清湖向着东北方向大约行走两三百里的路程,就会见到蜿蜒高耸的一大片山脉,这就是传说中的卧龙山脉。由于许多山峰非常高大陡峭,在山峰顶端常年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这些冰雪的融化形成了山脉下方的许多条河流,最终这些水又全部集中在长清湖里。

因为有着这么多河流冲积而成的一大片平原,说起来这里也是北方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基地,当然也是大夏王朝北方的一个重要大粮仓。同时这一片的区域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而且在卧龙山脉的下方,还有仅次于张北城的第二大城市云州城。

如果要说那张北城之所以能在北方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其中缘由便是在数百年以前,此地曾作为多个国家的都城存在过。时光荏苒、岁月更迭,尽管那些国度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它们留下的文化底蕴与传奇故事却代代相传,使得这里成为一座自古以来便声名远扬的古老都城。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座名为云州城的新兴城市。若要追溯起这座城市的起源,可以发现它自创立至今,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历经短短百年光阴而已。而且,其真正实现蓬勃发展并逐渐壮大起来,实际上也就是近几十年来所发生的事情罢了。

传说当中,最初的云州城其实仅仅只是由一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聚居而成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在那个时候,连这个村庄本身都尚未拥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名称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们对周围广袤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利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迁徙至此地定居生活,于是乎,原本小小的村落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镇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这个镇子范围内有着三条河流蜿蜒流淌而过,所以当时人们索性给它取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三河镇”。就这样,三河镇在岁月的洗礼下缓慢成长着……直到数十年前,一位来自大夏王朝的尊贵公主偶然间踏足了这片土地。这位公主不仅在这里大兴土木搞建设,更是亲自赋予了这块土地一个全新且充满诗意的名字——“云州”。自此以后,经过无数人的辛勤耕耘以及不懈努力,当年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子终于一步步发展蜕变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繁华都市——云州城。

云州城和张北城如果说从直线距离计算的话,两个城市相距300里左右,可是由于中间又是大湖又是大河的阻碍,无论从哪个方向走过来都有四五百里的路程,所以这些年来看似两个城市离得比较近,但是往来的并不是那么方便。

说起这个云州城,也是整个北方区域内唯一拥有一个强大畜牧市场的城市,毕竟云州周边又有山又有水,绝对能够助长各种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再加上这里偏处北方,又是常年征战的边缘地带,刚开始在这里养殖马匹也就是为了方便军队使用,后来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就成为云州主要的一项经济来源。

这一次秦百川从北方拐骗回来大量的牛羊牲畜,接下来又在这里建立畜牧场,这个消息很快也就传播到了云州城内。俗话说同行就是冤家,云州城一直霸占着整个大夏王朝所有畜产业的话语权,这突然之间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让这些掌控大量畜牧产业的人员,瞬间感到了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秦百川这里还在继续组建畜牧场和各种工坊,云州城已经派出了好几伙人,悄悄到这里打探秦百川的发展方向。并且在秦百川还没有任何意识的情况下,已经有许多人把他当成了竞争对手,随着他一个个场地的建设,更加引起了对方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