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党争(2 / 2)

他们会不断的集合更多的同僚,把他们利益捆绑在一起,然后不断的在朝堂攻击他们的政敌,同时也给朝廷甚至君王施压,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无数史书都已经血淋淋的告诉萧明轩,党争之害,国之巨祸也。朝堂之上,党同伐异,为私利而忘公义。其一则政令难行,朝令夕改,国家之治,徒为空谈,民生之困,不得解矣;二则贤能之士,或因党见而黜,小人乘隙,窃居要位,朝纲遂乱;三则民亦分党,兄弟阋墙,人心离散,风俗日下,国本动摇。长此以往,国安能久乎?故党争不除,国之将亡也。

“皇爷爷,这是取祸之道,不可纵容。”萧明轩终于明白过来,他们现在重用李洪熙,而李洪熙在大乾的军队方面已经是最高了,几乎大多数武将勋贵都出自北境军,而且还有一部分甚至都是李家的家臣。

但是李洪熙却一直未对文官构不成威胁,所以以前虽然也有弹劾他李洪熙奏折,但是都当街纵马,勾栏听曲的小事罢了。

像现在这般有武安侯张胜,江阴侯徐三刀,楚国公吴铎。文臣有,御史大夫陈晓,御史中丞耿瑞,吏部侍郎温宁,翰林院掌院孔祥和等等。

几十人弹劾一人的情况下大乾开国至今没有过,这里面没有人居中联络,昭帝他们俩无论如何是不相信的。

为何这般他们不用想就明白,就是因为他们把李洪熙放在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上性质就变了,满朝文武的眼睛就只是盯着他李洪熙了。

他成了众矢之的,因为他最近所有的动向无非就是整顿军务,那就是变相的在夺兵部的权利,但是也变相的削弱的勋贵,把更多的机会流了出来,让给了那些寒门从军的将士们。

而破格提拔郁晋为御史台都使,那就是针对文官了,说明他要开始整顿吏治,他要动天下学子的蛋糕,自古以来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现在好了,等同于说君王与内阁治天下,因为朝臣连进南书房的资格都没有。

这样大动干戈的改革大乾,已经让那些精明的老臣洞察了李洪熙未来的走向了。

虽然李洪熙每次都是隐晦的提出一点建议,例如内阁的组建,在南书房议政。

例如整顿京畿大营,点了李文忠为江州卫所的总兵。

他们精明猜到未来,现在是防微杜渐,他们可不管这样一系列的改革,对大乾有多大的好处,他们只在乎自己眼前的利益。

书生误国,该杀!

“我杀了那么多人,这些臣子为何不怕?难道他们一步一步的逼着我,想让我再次挥刀?”昭帝有些动容的问道。

“皇爷爷,洪熙说的对,书生误国,他们该死。若是皇爷爷觉得这事难办,孙儿来办。”萧明轩再次道,眼神中带着不由分说的愤怒。

“你?”昭帝看着萧明轩,随即又摇了摇头。

“你不能办,我也不能办,还有几个月恩科就要开了,我们不可伤了天下士子的心。”昭帝紧紧的握住萧明轩,把他带到奉天殿的偏房里。

“这事,只能让洪熙来办。”昭帝浑浊的眼睛带着一丝阴狠。

“皇爷爷,您?”萧明轩震惊道。

因为这是把李洪熙往火坑里推,不管李洪熙办好还是办坏,都不会有好的下场。

到时候,朝廷会拿李洪熙开刀,来平息众怒,这是历史很多君王常做的事情,可是他没想到会被他亲眼看到。

而且还是他的肱股之臣,视若手足兄弟的李洪熙,这让他竟然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这就是为什么帝王永远是孤独的。”昭帝轻握萧明轩的手。

“皇,皇爷爷,孙儿求你,可否最后留他一命。”萧明轩虽然知道已经是事实了,但是还想为李家保留一丝血脉。

“姜黄!”昭帝看了一眼萧明轩没有给他答复,反而传了锦衣卫指挥使姜黄。

“卑职在。”姜黄推门而入,跪下道。

“命你带领锦衣卫立即前往锡府,到了之后,全听命于廉郡王,告诉他,把事情做好,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