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议政洪翼汉虽心有不甘,但见局势逆转,也只能无奈地附和:“陛下英明,我等愿全力辅佐,共御清军。”
国王立刻转身对兵部尚书下令:“速速调配城内所有兵力,加强汉城的防御工事。在明军援军到来之前,务必坚守汉城,不能让清军踏入城池半步!”
兵部尚书领命后,迅速退下安排防务。与此同时,国王又吩咐:“派人快马加鞭,与吴三桂将军取得联系,告知他们汉城的危急情况,请求他们尽快赶来支援。”
此时,大殿中的气氛与刚才截然不同,原本弥漫的绝望与恐惧已被坚定的信念所取代。大臣们纷纷出谋划策,有的建议组织城内百姓协助守城,有的提出在城外设置伏兵,以延缓清军的进攻速度。
在众人热烈的讨论中,朝鲜国王的目光望向远方,心中默默祈祷:“大明援军啊,你们一定要早日赶到,拯救我朝鲜于水火之中。”而此刻,吴三桂正率领着明军铁骑,日夜兼程,向着汉城奔来,一场决定朝鲜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
多尔衮和多铎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来到汉城之下,身后是如潮水般的清军。他们仰头望着城墙上的朝鲜君臣,多铎扯着嗓子大声喊道:“朝鲜国王,如今我军兵临城下,汉城危在旦夕。若你率众投降,我大汗定会善待于你,保你荣华富贵。否则,城破之日,玉石俱焚,这汉城必将化为一片废墟!”
多尔衮接着说道:“朝鲜与我后金本可友好相处,何必为了那日渐式微的大明,搭上整个国家的命运。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望国王三思啊!”
朝鲜国王李倧站在城墙上,身旁是一众大臣,他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回应道:“我朝鲜自建国以来,便深受大明恩泽。大明于我朝鲜,如同父母之于子女,庇佑我朝鲜多年,让我百姓安居乐业。我朝鲜君臣,食大明之禄,受大明之恩,怎能做出背主求荣之事?” 他微微顿了顿,眼中满是决绝,大声道:“我等愿以死明志,绝不背叛大明,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向你们屈服!”
大臣们纷纷附和,“愿与陛下共生死,坚守汉城,效忠大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呼喊声在城墙上回荡,久久不息。
多尔衮和多铎见劝降无果,脸色一沉,多尔衮大手一挥,下令攻城。刹那间,清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汉城,喊杀声震天动地。
清军的投石机率先发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城墙,城墙上的砖石被砸得四处飞溅,不少朝鲜士兵被击中,当场血肉模糊。云梯一架架搭在城墙上,清军士兵们如蚂蚁般攀爬而上,与城墙上的朝鲜守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朝鲜士兵们虽寡不敌众,但毫无惧色,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与爬上城墙的清军殊死搏斗。有的士兵在与清军的拼杀中,被砍断了手臂,却依然用另一只手死死抱住清军,与其一同坠下城墙;有的士兵被长枪刺穿身体,却在临死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匕首刺进敌人的胸膛。
城墙上血流成河,鲜血顺着城墙的缝隙汩汩流下,染红了脚下的土地。破碎的兵器、残缺的肢体散落一地,整个战场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而汉城的百姓们,也纷纷拿起武器,加入到保卫家园的战斗中,老人们用石块砸向敌人,妇女们则帮忙运送伤员、传递武器,孩子们也在一旁呐喊助威,为守军加油鼓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