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除了你还有没有别的学徒?”李婉宁问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还有一个杜师兄,比我大两岁,他已经当了五六年的学徒了,很有经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柜台抓药,我现在跟着他做事,今天我都在熟悉各种流程,他说明天开始教我如何炮制药材,从最简单的学起。”
这么一说,大家有点心凉,这都五六年了还在抓药,那自家闺女估计到平反还在抓药阶段。
似乎看出了大家的想法,刘雅琴开心的笑道:“杜师兄和我说,抓药的时候不能只顾着抓药,还要看一下大夫开的方子,和我们背的方子有什么区别,为何这样开,都可以拿去问大夫,只要他们不忙,都会给我们解释的。”
说完压低了声音:“他还和我说,他已经开始诊脉了,那些不着急走的病人,有时候他抓好药后悔偷偷去要求把个脉,有那性格好的病人也会配合的。”
好吧,看来这个吴师兄也是个机灵的,不过,连翘觉得有些不对:“你这个吴师兄怎么什么话都对你说,你们应该还不熟吧。”
刘雅琴倒是不好奇:“吴师兄是个非常健谈的人,周老大夫将我带去的时候,告诉他只要我的基础理论上来了,就开始给我俩一起往下教,所以他今天告诉我很多他自己学习的小经验,还说让我要努力一点,争取早点开始能学诊脉。”
好吧,这下就说通了,按正常推理,如果有两个小学徒的的话,无形中就会有一种竞争的关系在,城府深一点的可能表面融洽,城府不深的可能直接就表现在脸上了,即使不相互讨厌,也很难做到这种毫无保留。
可能一来刘雅琴是个女孩子,对他影响不大,二来周老大夫已经说了,等刘雅琴学得差不多就开始正式教他们把脉治病,那还不得好好尽快教会小师妹?
不管怎么说,自家都是受益的一方,得找机会好好感谢一下人家。
“你们中午吃了什么?吃饱了吗?”连翘又问。
“吃饱了,中午是馒头烩菜,味道也还可以,一人一碗菜,馒头是管够的,不过我吃一个也就够了,吴师兄要吃两个。”
在这个很多人吃不饱的时代,当人家的学徒有些还有能混口饭吃别饿死的目的,这个吴师兄能去吃第二个馒头,至少说明不会在吃上受到什么苛待。
经过刘雅琴的一番描述和回答,大家觉得放心多了,看来大家对她都还不错,适应性良好。
连翘对女儿有心疼,但心里也有几分佩服。
当别的小女孩都只能在家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的时候,她的女儿已经正式开始学本事了,而且这条路最先是她自己选定的。
虽说女孩子以后总会嫁人,有丈夫可以依靠,总有口饭吃,但人这一辈子路还很长,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既然都是不确定的,那能在小时候做不了别的事情的时候,多学点东西总是能给她的人生加一重保障。
想着又看了李婉宁一眼,她们所能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夫人给的。她的一双儿女能得夫人如此厚待,那么自己就以命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