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谋杀的陷阱(2 / 2)

张太妃气的说不出话来,对着段新河的脸颊又是一记耳光。

“母妃,行刺皇上的刺客是儿臣派的不假,但行刺皇后的刺客,并不是儿臣所派。”挨了耳光的段新河跪了下来道。

“你说什么?你没有派人行刺皇后?”张太妃听了段新河说的话后反问道。

“是的,母妃,要真是儿臣派人行刺皇后,儿臣没必要只承认派人行刺皇上,不承认派人行刺皇后。”段新河回答道。

“不是你派人行刺皇后,那是谁?”张太妃又问道。

“是儿臣。”段海山突然回答道。

“你说什么?是你派人行刺皇后的?”听到段海山的回答,张太妃转过头,看着段海山问道。

“是的,母妃,之前皇上为了不纳妃,就要从宗室里选一个孩子来当储君,可没有想到因为皇后居然说服了皇上纳妃,使得皇上改变了主意,本来儿臣可以借此机会,让儿臣的孩子被皇上立为储君,不必在冒着危险和皇上斗,可现在却因为皇后,使得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儿臣很生气,所以就派人行刺皇后泄愤。”段海山解释道。

“海山呐海山,你弟弟乱来也就算了,你可是将来的九五至尊,怎么也跟着乱来,本宫知道因为这件事情,你心里很火大,可在怎么样也不能这么干吧!要是让国安卫查出来该怎么办?到时候我们之前的努力可就会付之东流。”张太妃埋怨道。

“儿臣知错,还请母妃恕罪。”段海山下跪,向张太妃请罪道。

见段海山下跪向自己请罪,张太妃没有过多的埋怨,而是说道:“你记住了,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定要忍,小不忍则乱大谋,明白了吗?”

“是,母妃,儿臣明白。”

张太妃听到段海山说的话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对着段新河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你这个混账东西,你看看你干的这些事,不但损失了一个内线,还让老六被封为了皇太弟,给我们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你……”

说完,张太妃对着段新河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请母妃恕罪,儿臣这么做,是为了让二皇兄能够早点坐上皇位,没有别的。”段新河下跪道。

“哼!你这个笨蛋,要是杀了皇上就能让你的二皇兄登位,我们早就这么做了,还会等到现在;你可别忘了,皇上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脑子里总是能想到一些鬼点子,即使杀了他,我们有可能不但得不到皇位,反而还会把我们自己给赔进去。”张太妃怒骂道。

“母妃,请息怒,现在事情已经变成这样了,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过错。”段海山劝解道。

被段海山一劝说,张太妃顺了顺气,然后对段新河说道:“听着,以后不管什么事情,不得擅自做主,一定要和本宫或者是你的二皇兄商量,明白了吗?”

“是,母妃,儿臣明白了。”段新河回答道。

“海山,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老六当皇太弟的事情吗?”张太妃转过头,看着段海山问道。

段海山想了想,然后说道:“除掉老六。”

“除掉老六,这谈何容易,老六本身武功高强,加上又经常带兵打仗,不管到哪里,身边都有护卫跟着,府邸里更是戒备森严,加上他现在被皇上立为皇太弟,皇上对他的安全肯定是更为的重视。”张太妃叹气道。

“我们可以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你打算借谁的刀来杀老六?”张太妃好奇的问道。

“借北金的刀,来杀老六。”段海山回答道。

“说说你的计划。”

“在和北金交战的时候,让我们安插在老六身边的人将老六的作战计划泄露给北金,到时候老六不就……”

张太妃听了段海山的计划后,想了想,反对道:“这个办法恐怕行不通,老六毕竟要被立为皇太弟了,皇上是不会让老六领兵的;而且本宫也不赞成这么做,要是这么做的话,那我们东宋的军事力量可就受到了重创,到时候北金一旦入侵,我们可就无力抵挡,那你还做什么皇帝,何况国安卫可是无孔不入,从成立开始,就抓了不少北金安插在我们东宋的眼线,万一被国安卫查出来了,那我们一切可就完了;还有就是老六就算死了,难道皇上不会立别人为储君吗?”

“放心吧!母妃,儿臣都计划好了,除掉老六,我们只需要付出数万大军的代价就可以了,以我们东宋目前的军事力量,这数万人的损失完全是无关痛痒,而且这个过程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国安卫,哼!他们就是查100年,也查不到我们的头上;至于皇上立别人为储君,那恐怕只能是儿臣,毕竟皇室之中,把老六除开的话,也只有儿臣才有能力当储君了。”段海山保证道。

张太妃听了段海山说的话后仔细的想了想,然后说道:“说的对,那好吧!这件事你自己好好的计划一下,不过你一定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留下线索让国安卫注意到,否则我们将万劫不复。”

“是,母妃。”段海山道。

……

过了几天,铁山府、林城府、蜀关府分别送来急报,北金集结了三十多万的军队,分三路进攻铁山府、林城府、蜀关府,使得这三个地方以及处于这三个地方中间的剑通府的兵力无法相互支援,只能被动防守。因此,需要京城派兵支援。

段智鸣得知后,立即召集大臣们,并询问该如何破敌。

“皇上,臣以为需派兵支援,如果林城府、剑通府、铁山府、蜀关府陷落,那我们和北蒙的联系就会被切断,届时就无法和北蒙进行商品贸易了,到时候东宋的国力也会受到影响。”一个大臣说道。

段智鸣听后说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这领兵的人选该选谁呢!”

“皇上,臣弟以为,由六皇弟领兵最为合适,六皇弟是我们东宋最会带兵打仗的人才,多次把北金打的丢盔弃甲,由他领兵,必能马到成功。”段海山推荐道。

“不可,皇上,武王殿下马上要被立为储君,怎可领兵冒险上战场,要是武王殿下有什么三长两短该怎么办?”刘玄站出来反对道。

“不由武王领兵,那该由谁领兵?站在这里的各位,有谁能领兵去打退三十万北金军队?”段海山见刘玄反对后,立马反问道。

“这……”刘玄顿时无言以对。

“皇上,臣以为蔡勇将军可以担当领兵解围的重任,蔡勇将军曾经和武王殿下一同和北金交战过,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让蔡勇将军领兵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徐德站出来说道。

“不行,蔡勇将军要镇守天门关,天门关是东宋的门户,一旦失守,那整个东宋可就危险了。”段智鸣反对道。

“皇上,蔡勇将军不能领兵,那该找谁领兵,现在合适领兵的也只有他了。”徐德问道。

“这……”被徐德这么一问,段智鸣不知道该怎么说。

“皇上,还是让臣弟去吧!毕竟也只有臣弟去合适,何况剑通府、铁山府、林城府、蜀关府这几个地方,臣弟也呆了很长的时间,对这几个地方非常的熟。”段风云突然说道。

“不行,刘玄刚刚说了,你马上要被立为储君了,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该怎么办?以前你带兵打仗,因为你没有要被立为储君,所以朕才让你去,可现在你马上要被立为储君,朕不能让你去冒险。”段智鸣反对道。

“可是皇上,臣弟不去,那有谁比臣弟适合去的呢?”段风云反问道。

段风云这么一说,把段智鸣给问住了。没错,段风云不去,那该让谁去。何况这次领兵解围非同小可。成功了,没什么好说的。但要是失败了,那东宋可就会在战略上蒙受重大的损失。到时候东宋就可能彻底丧失了反攻北金的能力了。

想来想去,段智鸣看了看段风云,为难道:“那好吧!六弟,那就由你去领兵吧!不过你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有事,朕还要立你为皇太弟,继承朕的皇位呢!”

“请皇上放心,要是臣弟这么容易有事,那臣弟就不配当这个皇太弟。”段风云说道。

听到段风云自告奋勇的要求亲自领兵前往林城府、铁山府、蜀关府解围,而段智鸣也同意了,段海山露出了让人难以觉察的笑容。因为只要段风云领兵前往铁山府、林城府、蜀关府这三个地方与北金交战,那他就踏入了段海山给他设下的陷阱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