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易风看来,这或许意味着一个突破口。燕军所在位置并无地理优势,而是平坦之地,最适合进攻;虽然与齐军的距离近,却离魏军与楚军有些遥远。
这意味着齐军可以第一时间增援燕军,而魏军和楚军赶来援助则需更多时间。燕军将营地选在齐军附 ** 地上,意在保持其骑军的实力——如果他们如魏、楚、齐三国一样扎营于山地虽可以取得一定地理优势,但会大大削弱骑军的作用,从而等同于牺牲了这支大军的生命力。
因此燕军宁肯放弃地势之利以保留其十五万大军中的两支十万人骑兵队及五千辽东劲旅的战斗力。
“去帮我取一套普通士卒用的铠甲来”, 易风对着自己的卫队长吩咐说。
稍有迟疑后,这位叫做大牛的将领仍旧执行了他的要求,并很快把一套普通士官穿戴用的皮甲拿给易风。
易风换上了一件士卒的装甲,并命所有人留守城市防线,只身一人携剑离开。他已经看到了突破的方向,准备自己先行侦察四国盟军的具体分布,以便确定后续作战计划与进攻路线。
这次战斗关系着他手下的近三十万士兵的生命安全,故此易风必须加倍小心,他决意亲自勘查地形与敌人军队布局的全貌。
尽管情报员尽己之力提供敌军布局,但不敢冒险过分靠近,因周边遍布对方 ** 。而对易风来说这完全不成问题,凭借他敏锐的听觉感知能力,周围任何微小动静都无法逃过他的耳中。
只要四国联军 ** 在其听闻之内出现,他就马上察觉并且可以迅速将对方处理或是绕道而避。
另一方面,易风那惊人的视力即便不需要靠近四国大军的驻地,只要找到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就能清楚地看见四国大军的营地状况。加之他现今近乎刀枪不入的身躯及强大能力,脱身也是易如反掌。易风刚离开城门,就有一队远处跟踪的敌军侦察兵发现了他。
但他们看到易风仅穿着普通秦军盔甲,并误认为他只是一名常见的侦查士兵,并没感到特别的警觉。
事实上,近期这座城内频繁进出的秦军士兵让他们对此现象已习以为常。这些隐藏于隐蔽处的敌人并不太在意个别出入城中的秦军士兵,除非是规模较大的行动他们才会通知上级,否则为避免自身位置暴露通常都不会进行过多干涉。
当易风离开了城门并未走多远,就凭着他超乎寻常的听觉发现了远处那些窥探城门附近的侦察敌兵。
这些敌人伪装得太巧妙,假如不是凭借易风灵敏的耳朵,他几乎难以发现他们的存在。刚离开时,他并没有察觉他们的踪影,是因为他们藏得太远,距离超过了易风的听力覆盖范围,但随着时间逐渐靠近,敌人立即就被他的感知捕捉到了。
令他惊讶的是,敌军居然已将侦察人员安置在距离城门口如此近的地方。主要原因可能是对方隐藏得过于周密,在此驻扎已久,几乎没有移动或显露出什么马脚以至于未被我方注意到。
不过,易风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攻击或揭示其存在的迹象,而是选择装作无事发生继续沿着城墙巡逻一圈以确保安全。
但他心头却是一阵凉意,四面城外均有敌探严密监控,如果他不是拥有如此敏锐的听觉可能就完全无法发现这一点。倘若他们没有被提早发现,一旦易风试图率领部队突袭敌阵的话很可能会遭到反围剿甚至惨遭伏击,想到此处,易风也不禁有些发冷。
易风将四周全部探查一遍后,默默记录下了那些隐匿于视线盲区中窥探的敌特的位置,然后再次出发。
之所以没有即刻解决那些刺探情报者是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目的,直到决定行动之际,再彻底将他们一举歼灭亦不晚。
虽然路上遇见了不少敌人的 ** 人员,并多次与秦军侦察队伍不期而遇,易风全都巧妙避开而未暴露行迹。
当然,在这段过程中,易风同样清除了不少敌方探子,因为他们所在的地点,正是易风关注的重点区域。于是,凭借自己出众的听觉与视力,易风不断在燕、齐、魏和楚国四方联军营地的周围穿行,悉心记录着每一寸地貌特征。
他仔细判断哪里士兵云集,哪里兵员稀疏,何处适宜展开攻势,哪一路线利于行军,甚至思考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这些问题在他脑海里反复推演计算着。
为了不暴露行踪以免引起四方军队的警惕,易风没有过于逼近对方营地的最前线,而是挑选数个较有利位置,遥距侦察,获得了大致情况。
正当易风不断在四国大军的外围飞速巡走时,楚国、齐国、燕国与魏国组成的联盟将领再度聚首于一处商谈对策应对秦国。
上次会议,鉴于燕国未到位,因此齐国、楚国及魏国三方面决定采取保守态度。
现下随着燕国的援军终于抵达,他们也准备一同协商针对秦国的大政方针。
\"各位怎么看对付秦 ** 队的策略?\"在帐内主持会议、作为联合部队东道主身份存在的魏国将领魏假率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