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环视众人,朗声道:“各位乡亲,粮食虽毁,但我们还有双手。我会安排士兵协助大家寻找其他食物来源,也会向附近城镇请求援助。我们定能度过此劫。”
就在这时,一名岳家军的斥候疾驰而来:“将军,金兵大队在五里外重新集结,似乎准备再次进攻。”
岳飞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看来他们不甘心失败。兄弟们,准备迎敌!乡亲们,你们先找地方躲避。”
岳家军迅速在镇外列阵,岳飞站在阵前,望着远方扬起的尘土,向士兵们喊道:“此次金兵来势汹汹,但我们为了身后的百姓,为了大宋的疆土,绝不能后退一步!”
“杀!杀!杀!”士兵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涨。
金兵大队很快来到眼前,密密麻麻如同乌云蔽日。金兵将领骑在高头大马上,大声喝道:“岳飞,你屡次坏我好事,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岳飞冷笑:“你们这群豺狼,烧杀抢掠,犯下累累罪行,我岳飞定要将你们全部消灭。”
话毕,岳飞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岳家军紧随其后。一时间,喊杀声再次响彻凤桥镇。金兵仗着人多势众,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岳家军的防线。
岳家军的阵中,一位名叫王虎的士兵,力大无穷,他挥舞着双斧,每一次挥动都能砍倒一片金兵。“来吧,你们这些畜生,尝尝爷爷的厉害!”王虎怒吼着。
另一边,擅长射箭的张弓,箭无虚发,金兵不断中箭倒下。但金兵的攻势太猛,岳家军也开始出现伤亡。
“将军,我们的压力太大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名副将喊道。
岳飞观察着战场局势,心中有了计较。他带领一队精锐骑兵,从侧面迂回到金兵后方,突然发动攻击。金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不要慌乱,继续进攻!”金兵将领试图稳住局势,但岳家军已经抓住机会,全面反击。
经过一番苦战,金兵再次被击退,留下满地的尸体狼狈逃窜。岳家军虽然获胜,但也伤亡惨重。
岳飞望着疲惫的士兵和受伤的战友,心中悲痛。他知道,这场战争只是宋金长期对抗的一个缩影,而他和他的岳家军,肩负着保卫大宋的重任,任重而道远。
“将军,我们做到了!”小李拖着受伤的身体来到岳飞身边。
岳飞拍了拍他的肩膀:“是大家做到了,不过,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尽快恢复实力,准备迎接更多的战斗。”
在夕阳的余晖下,岳飞带领着岳家军,缓缓走进凤桥镇,他们的身影被拉长,如同守护这片土地的战神。
岳飞和岳家军回到凤桥镇后,没有丝毫懈怠。岳飞下令先救治伤员,他亲自查看每一位士兵的伤势,眼中满是关切。
“快,把金疮药拿来,先给重伤的兄弟用上。”岳飞一边指挥着,一边帮一位士兵包扎伤口。
士兵们看着岳飞,眼中充满了敬佩与忠诚。“将军,我们不后悔,能跟着将军打金兵,是我们的荣耀。”一位重伤的士兵艰难地说道。
岳飞握紧他的手:“你们都是大宋的好儿郎,我岳飞定不会让你们白白流血。”
处理完伤员后,岳飞又召集剩下的士兵。“兄弟们,我们虽然再次击退了金兵,但凤桥镇已满目疮痍。我们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这是我们的责任。”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帮助百姓修缮房屋,有的帮忙寻找还能食用的物资。在废墟中,士兵们和百姓齐心协力,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那位年轻的妇人抱着孩子走到正在搬木材的岳飞身边:“将军,您和将士们已经很辛苦了,还来帮我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岳飞微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大家能过上安稳日子,我们的付出就值得。”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附近的水源被金兵污染,百姓们面临无水可饮的困境。岳飞得知后,带着士兵们四处寻找新的水源。
经过一番探寻,终于在镇外的山谷中找到了一处清泉。岳飞指挥士兵们挖掘沟渠,将泉水引到镇中。清澈的泉水流淌进镇里,百姓们欢呼雀跃。
就在凤桥镇的重建工作逐渐有了起色之时,一名朝廷的信使快马加鞭而来。
“岳飞接旨!”信使高喊。
岳飞赶忙跪下:“臣岳飞接旨。”
信使宣读圣旨:“岳飞抗金有功,但边境局势复杂,命岳飞即刻率军返回营地,不得延误。”
岳飞领旨后,心中忧虑。他知道朝廷的命令不能违抗,但凤桥镇的百姓还需要他们。
“将军,您要走了吗?”百姓们得知消息后,纷纷围了过来。
岳飞看着百姓们不舍的眼神,说道:“朝廷有令,我不得不从。但我会向朝廷请求支援,定会保证大家的安全。”
在百姓们的送别下,岳飞带着岳家军离开了凤桥镇。他们的马蹄声在空旷的道路上回响,岳飞回望逐渐远去的小镇,暗暗发誓,一定要早日将金兵彻底驱逐,让大宋的百姓都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回到营地后,岳飞立刻向朝廷上书,详细汇报了凤桥镇的情况和边境百姓的苦难,恳请朝廷增派兵力和物资,加强边境防御,以保护那些无辜的百姓免受金兵的侵害。
同时,他也开始整顿军队,训练新兵,准备应对下一次与金兵的战斗。因为他知道,战争从未停止,大宋的安宁还需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去扞卫。
临安城中,南宋朝廷的宫殿内气氛凝重。朝堂之上,众大臣齐聚,针对金兵屡屡南侵之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
岳飞和韩世忠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地站在朝堂中央,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忠诚。岳飞向前一步,抱拳行礼后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金兵狼子野心,不灭之,大宋将永无宁日。如今我军虽有胜绩,但边境百姓仍受其害,当趁此时机,增兵北伐,收复失地,以绝后患。”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掷地有声,彰显出他坚定的抗金决心。
韩世忠也紧接着说道:“陛下,岳将军所言极是。金兵看似凶猛,实则外强中干。我等在前线与他们多次交锋,深知其弱点。若陛下准许,臣愿与岳将军联手,挥师北上,必能大破金兵,扬我大宋国威。”
然而,主和派的秦桧却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翳。他出列说道:“陛下,万万不可。金兵势大,我大宋连年征战,国力空虚。若此时贸然北伐,恐有亡国之危啊。不如与金议和,暂保太平,待国力恢复,再做打算。”
“哼!”岳飞怒视秦桧,“秦大人,你这是怯懦之言。议和不过是养虎为患,金兵每一次议和之后便会更加变本加厉地侵犯我大宋边境,百姓生灵涂炭。难道你要为了一时的苟安,置大宋的江山社稷和百姓于不顾吗?”
秦桧被岳飞质问,脸色微微一变,但仍强自镇定地说道:“岳将军,你只知一味征战,却不考虑朝廷的难处。打仗需要钱粮物资,如今国内财政吃紧,如何支撑得起大规模的北伐?”
韩世忠冷笑一声:“秦大人,若是人人都如你这般畏敌如虎,只想着退缩,那大宋才是真的没有希望了。钱粮物资可以筹措,只要朝廷上下一心,百姓也会支持我们抗金,总好过把银子送给金人求和。”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议论起来,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有的大臣支持岳飞和韩世忠,认为抗金是为了大宋的长远利益;而有的大臣则站在秦桧一边,担心战争会破坏现有的安稳,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