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法余波(2 / 2)

大宋侠士 炎代码 1130 字 1个月前

张元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专注于他的工作。一天深夜,他正在观测天象,突然发现一个异常现象。

\"不对!\"他立即翻开历法计算,\"按照现在的历法,这颗星不该出现在这个位置!\"

他连夜记录数据,准备第二天报告。但司天监的官员们不以为然。

\"无稽之谈!\"为首的官员说,\"这历法沿用多年,岂是你一个外人能质疑的?\"

正争论间,沈括来访。他仔细查看了张元的观测记录。

\"有意思,\"沈括说,\"让我们再观测一晚。\"

当晚,司天监所有官员都来了。张元架设他改良的浑天仪,指着天空:

\"诸位请看,那颗星的位置......\"

果然,星辰的实际位置与历法预测有明显偏差!

\"这......\"官员们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一个更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张元发现天空中出现一颗异星!

\"快记录!\"他大喊,\"这可能是一颗新星!\"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张元的改良浑天仪发挥了大作用,准确记录了这颗新星的位置和亮度。

第二天,这一重大发现被报告给朝廷。神宗龙颜大悦,特赐张元紫绶金鱼袋。

那些曾经轻视他的官员,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实学本领。

而张元,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改进浑天仪。在他的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天文数据。

这些珍贵的记录,日后都将成为宋代天文学的重要资料。

熙宁七年春,汴梁城外的一个村庄。

\"娘,您看!\"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跑进院子,\"我在新建的义学里学认字了!\"

他母亲接过儿子写的字,眼里含着泪花:\"好,真好!\"

这是变法后新设的义学,专门教授平民子弟读书认字。不仅免费,还提供笔墨纸砚。

正说着,邻居王婶走来:\"这义学真是好事。我家那小子以前只知道玩泥巴,现在天天捧着书念。\"

\"可不是,\"一位老农插话,\"现在青苗法的利息也降了,还能分期还。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些。\"

就在这时,一队官员走进村子。村民们紧张起来,以为又要收税。

\"大家别怕,\"为首的官员说,\"我们是来了解情况的。朝廷要调查各地民情,看看政策执行得如何。\"

村民们这才放松下来。有人开始说起自家的变化:孩子能上学了,借钱不那么难了,就连集市上的物价也稳定了......

而在不远处的城里,一个更大的变化正在发生。

城里的市集上,热闹非凡。

\"快看,官府新设的市易务开张了!\"一个商贩喊道。

只见一座崭新的建筑前,挂着\"市易务\"的牌匾。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商品,每样都标明价格。

\"这价格比以前便宜多了,\"一位老妇人说,\"而且货品齐全,不怕被宰了。\"

正说着,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走来:\"我刚从市易务卖了一批布匹。虽然赚得不多,但至少稳定,不用担心被世家大族欺压。\"

突然,一阵骚动传来。原来是几个不法商人想哄抬米价,被市易务的官员当场抓获。

\"好!\"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这些奸商,终于有人治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