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兵革新制(2 / 2)

大宋侠士 炎代码 1660 字 1个月前

众将领纷纷点头。这些日子,军队经历了巨大变革:保甲新兵、统一军需、整顿冗兵......是时候看看效果了。

\"传令下去,\"主帅说,\"各部按新编制列队,准备应对可能的冲突。\"

很快,一支整齐的军队列阵边境。这支队伍与以往大不相同:士兵都是本地保甲精壮,装备统一,纪律严明。

\"将军,\"一位老将赞叹,\"这支新军,确实比以前强多了。\"

主帅点头:\"多亏了王相公的新政。你看这些保甲兵,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壮丁,不比以前那些乌合之众。\"

正说着,斥候又报:辽军探马已经撤退。显然,他们被这支纪律严明的新军震慑住了。

\"哈哈,\"主帅大笑,\"看来新政的成效已经显现了!\"

然而,就在这时,军需官匆匆赶来:\"将军,出事了!\"

原来在紧急调动中,发现更多劣质军需物资。有的盔甲一碰就裂,有的兵器锈迹斑斑。

\"岂有此理!\"主帅勃然大怒,\"若是真打起来,这些东西还不害死我们的兵?\"

他立即召集心腹,秘密调查此事。很快,一个庞大的贪腐网络浮出水面:从转运司到军器监,一些官员和商人沆瀣一气,中饱私囊。

\"这些蛀虫!\"主帅咬牙切齿,\"好好的新政,都被他们糟蹋了!\"

就在他准备上报朝廷时,突然收到紧急军令:辽国大军集结边境,随时可能入侵!

主帅陷入两难:是立即上报军需问题,还是先应对边患?

但是转念一想,边患肯定是必须上报的重大事件。另一件,“伪劣军需”可以过一阵,等查出个眉目再上报。

正踌躇间,王安石的一道新政颁布:要求各地建立军需质检制度,严惩以次充好者。

\"好!\"主帅一拍案几,\"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他立即着手整顿军需,同时加紧练兵。在这个多事之秋,新政的成效正在接受实战检验。

而在汴梁城,王安石还在不断完善军事改革方案,试图建立一支真正强大的军队。

就在边境局势紧张时,主帅收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在军中散布谣言,说新政会毁了军队。

\"查!\"主帅立即下令,\"一定要找出是谁在背后搞鬼!\"

经过秘密调查,发现是几个被裁撤的冗兵头目在捣乱。他们因为新政失去了利益,就暗中煽动军心。

\"把他们抓来!\"主帅怒道。

当这些人被带到时,主帅正在检阅新编的保甲军。

\"看看!\"他指着操练有素的新军,\"这才是真正的精兵!你们那些虚报兵额、买卖军籍的把戏,只会削弱我军战力!\"

就在这时,斥候飞马来报:辽军主力已经压境,约五万人马!

\"传令下去,\"主帅沉着应对,\"按新编制列阵,准备迎战!\"

很快,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列阵边境。这支新军的面貌,让辽国斥候大吃一惊。

\"将军,\"斥候向辽军主帅报告,\"宋军似乎不太一样了。他们的军容严整,装备统一,看起来很不好对付。\"

辽军主帅犹豫了。他原本以为宋军还是那支军纪涣散的队伍,没想到对方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最终,辽军选择撤退。这场没有硝烟的胜利,证明了新政的成效。

\"看到了吗?\"主帅对那些捣乱者说,\"这就是新政的力量!\"

那些人羞愧低头。这一仗,不仅震慑了外敌,也让军中上下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

而此时,主帅终于有机会处理军需问题。他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成册,连同这次军事对峙的详细报告,一并上报朝廷。

在报告中,他特别强调:新政确实提高了军队战力,但一些腐败分子的破坏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否则将前功尽弃。

汴梁城里,王安石看完报告,立即下令严查军需腐败案,同时进一步完善军制改革。

主帅正在审阅密报,突然脸色大变。

\"将军?\"心腹参军察觉异常。

主帅将密报递给他:\"你看。\"

原来,那些伪劣军需物资的案子,竟然牵扯到朝中某位高官的亲信。这个亲信利用职权,与转运司的官员勾结,在军需采购中大肆敛财。

\"这下麻烦了,\"参军低声说,\"那位高官在朝中位高权重......\"

主帅沉思良久:\"此事关系重大。若不彻查,我军将士的性命就要被这些贪官害了。可若上报......\"

正踌躇间,又一份密报送来:那位高官的亲信似乎察觉事情败露,正准备销毁证据。

\"不能再等了!\"主帅一拍案几,\"我这就修书一封,直接呈递给王相公。新政本为强军,岂能让这些蛀虫破坏!\"

他连夜写就奏章,详细列举证据,并特别强调:若不及时查处这些贪腐分子,会严重危害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