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准女婿上门,针灸开启交流之门(2 / 2)

孟父起身,轻缓地走向书房,不多时双手捧着一个古朴檀木盒回到客厅,将盒子置于桌上,手指微微颤抖着打开盒盖,刹那间,柔和的灯光洒下,盒中一套金针闪烁着温润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雷涛的目光被这突如其来的光芒吸引,他不由自主地凑近,只见金针的针身纤细如丝,却又透着坚韧,针尖锋利,在光线折射下,隐隐有寒光流转,整套金针的做工精致细腻,令人赞叹。

孟父轻轻拿起一根金针,神色庄重,眼中满是自豪:“雷涛啊,这套金针是孟家祖传之物,历经数代,曾救治过无数百姓。它的材质特殊,是先辈们耗尽心血寻得,不仅坚韧耐用,在施针时,还能更好地传导人体气血,配合孟家独特的针法,往往能事半功倍。”

孟父一边说着,一边缓缓演示起针法,他的动作轻柔而稳健,每一个手势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雷涛聚精会神地看着,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待孟父演示完毕,雷涛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沉浸在中医针灸的奇妙世界里。孟父看着雷涛对针灸的理解和独到见解,眼中的欣赏之意愈发浓烈。

就在这时,雷涛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微微欠身,神色诚恳地说道:“伯父,我也有一套金针,想请您帮我看看。”说着,他伸手从随身的包里(实则是从神秘的八卦陀螺空间中)取出一个同样精致的黑檀木盒子。

孟父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接过盒子,缓缓打开。盒子里的金针同样做工精细,针身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似乎也有着不一般的来历。孟父拿起一根金针,仔细端详,眼中露出一丝惊讶:“这金针……”他抬起头,看向雷涛,眼中满是探究之色。

雷涛见状,神色变得有些凝重,缓缓说道:“伯父,这套金针是当年我在国外学习时,一位中医老前辈赠予我的。他医术超凡,医德高尚,对我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可就在他把这套金针交给我的当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枪战打破了平静。混乱中,老前辈为了保护我,不幸被流弹击中……”雷涛的声音渐渐低沉,眼中流露出沉痛与惋惜。

他轻轻拿起盒子,指着上面刻着的奇怪符号:“您看,盒子上这些符号,我四处请教,却无人能懂。但我一直觉得,这金针绝非普通之物,所以一直带在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

孟父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容,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金针,轻轻抚摸着针身,感受着它的质地与温度。“这金针的材质似乎比我这一套更为特殊,触手生温,想必在针灸时,能更好地激发人体的气血运行。”孟父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自己的一根金针,与雷涛的金针做对比。

雷涛凑近,仔细观察着两根金针,忍不住问道:“伯父,您看这针法的运用上,两者会有很大区别吗?”

孟父放下手中的金针,坐回椅子上,神色认真地说道:“针法虽有共通之处,但不同材质的金针,因其特性不同,在施针时的力度、角度和速度都需做出相应调整。比如这根,”孟父拿起雷涛的金针,“它质地更为柔韧,在刺入穴位时,需用巧劲,缓慢推进,方能准确找到穴位的最佳刺激点。”

雷涛若有所思,拿起一根自己的金针,模仿着孟父之前的动作,在空中比划着进针的姿势。孟父在一旁耐心指导:“对,就是这样,手腕要稳,力度要均匀,还要时刻感受穴位的反馈。”

两人又就两套金针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探讨了许久,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孟母做好了饭菜,走进客厅招呼他们:“聊了这么久,先吃饭吧,饭菜都快凉了。”

孟父这才回过神来,笑着对雷涛说:“光顾着聊金针了,都忘了时间。走,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接着聊。”

餐桌上,孟父的兴致颇高,一边吃饭,一边又和雷涛聊起了中医的一些趣事和典故。雷涛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孟父都一一耐心解答。孟母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饭后,孟父和雷涛又回到客厅,继续研究那两套金针。孟父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针灸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雷涛,雷涛则认真聆听,将每一个要点都铭记在心。两人沉浸在中医的奇妙世界里,浑然不觉夜已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