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贸易(1 / 2)

“秦布衣。”

“我们说好了。”

“还会继续做生意的。”

朵儿塔娜对着秦布衣又道。

“嗯。”

“这是自然。”

秦布衣点了点头。

“你回去之后,在草原上帮我多多收购羊毛。”

“另外,我给你的规划书里,有很多我想购买的东西。”

“正巧,你兄长在西征。”

“你去派人告诉他,多弄点香料到大周来。”

“我能给他高价。”

“一种叫孜然的作物,还有一种叫棉花的作物,一定要带回来。”

“我画了图的。”

秦布衣说着,翻看给朵儿塔娜又指了指。

其实这不是秦布衣第一次提醒这件事了。

棉花和孜然。

对于秦布衣来说,算是未来的战略发展的重点项目。

棉花不仅是保暖,能做衣服棉被。

最重要的是无烟火药。

棉花种植规模有了。

未来的定装子弹和炮弹,都很好搞出来。

而且这还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至于孜然,完全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孜然辣椒没有传入大周,更别说高产作物了。

若是能够让朵儿塔娜的兄长带回来这些作物。

秦布衣还真有些高兴的。

“回到草原,我就让人去找我兄长。”

“到时候,你要的东西,一定给你带来。”

朵儿塔娜坚定的点了点头。

“多带点种子。”

“带的越多,我就给你越多的精盐和茶饼。”

“若是能够带回其他的香料调料还有作物种子。”

“我甚至能够给你们提供西征的军械。”

“你应该知道,我们的锻造技艺更好。”

秦布衣对着朵儿塔娜道。

“真的?”

朵儿塔娜眼睛都亮了起来。

在胶州的时候。

训练戴英帝国的罐头骑士之时。

朵儿塔娜就注意到了那些罐头板甲。

在她看来,这些罐头板甲的全身防护。

比起她们草原的重骑兵更强。

而在胶州湾时,她看到了不少重骑兵。

那些骑兵的盔甲和制式武器,她都见识过了。

是真的很强。

虽说匈国掠夺了一批将人。

掌控了百炼钢的技艺。

但是产量低,质量也不如西秦和东辽。

更别说掌控更加尖端工艺的秦布衣了。

如今秦布衣能够提供军械。

她自然是高兴的。

“一个月时间。”

“我给你准备五千套重甲和马刀,还有配套的锐利长矛,铁鞭亦或是铁骨朵。”

“你给我弄五千匹战马。”

“你看这生意能做吗?”

秦布衣一开口的时候,萧倾凰都慌了。

这样卖军械,真不怕反噬?

但是听到后半句。

萧倾凰脸色微变。

大周没有产马地。

骑兵稀缺。

一直以来,都是被西秦和东辽在野战上占便宜。

大周都是重步兵龟甲阵。

结硬阵打呆仗。

因为机动性不足。

就算北凉王用兵如神。

可也很难对西秦和东辽予以速胜。

有了战马,在冷兵器时代,才有底气。

别看秦布衣搞火器,有了燧发枪和火炮。

但是如今没有机械化,摩托化。

武器没有半自动和自动化。

骑兵依旧是最强的机动杀器。

而且,马匹也是重要的货物运输的主力劳力。

“五千重甲和马刀,长矛?铁鞭亦或是铁骨朵”

朵儿塔娜有些心动。

重骑兵,匈国之中,她的父汗积攒了十来年,也就两三万重骑兵。

主要是造价昂贵。

朵儿塔娜父亲的重骑兵,与其说是重骑兵。

不如说是双甲或是三甲骑兵。

真正的冷锻钢甲,类似铁浮图那种重骑兵,不超过一万。

这还是十来年积攒的结果。

可以想想,匈国工造产业的落后。

但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劣势。

一旦给他们足够的军械。

抹平和其他两国的差距。

那么匈国,就是真正的一头猛虎。

朵儿塔娜陷入了思索。

秦布衣已经让人将类似铁浮图的重型铠甲抬了出来。

还有那明晃晃的一米七,一米八左右的斩马刀。

望着这武装到牙齿的铁浮图。

朵儿塔娜呼吸都沉重了。

若是当初晋阳之战有这等甲胄。

她的几位叔叔,或许就不会重伤而死。

在看到秦布衣握着锐利的长矛。

一矛穿透一尺厚的木板,还有一层两毫米左右的铁皮。

朵儿塔娜眼睛都亮了。

这长矛锋锐无比。

穿透铁皮和木板,矛刃竟然没有半点儿毛刺。

这简直是利器。

而马刀,是一种适合马上劈砍,刀身略有弯斜的长刀。

这种略有弯斜的长刀,是环首刀变种。

更适合马上作战。

前世很多歪屁股的汉奸殖人,为了给华夏文明个各个历史朝代的文物,器物找祖宗。

便认为弯刀是受到中亚国家的影响,是中亚亦或是西方发明的。

认为华夏本土没有出现,或者说创造不出那些武器亦或是文物,和器物。

其中武器方面的甲胄,以及弯刀就是一个例子。

华夏是最早出现马镫,马蹄铁这种骑兵杀器的国家。

高密度的战争,武器迭代极快。

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有弯刀了。

其实环首刀不完全是直刀,而是一种内弯的形态。

随着战争发展,马刀也是几近变种。

步战利器斩马剑转变成斩马刀,在一路转变。

很多武器在华夏战场之上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