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1 / 2)

秦布衣一连写了数种字体。

看的晏之缘和慕导他们神色震惊。

北凉王也是老脸一惊。

他可从不知道,秦布衣还有这样的能力。

一直以来,他才发现,自己这个七子,是那样的不凡。

怀中抱着书的慕婵娟和晏鱼安也是惊了。

诗才无双也就罢了。

写个字都写真好看,而且还风格不同。

晏之缘一张老脸,此刻震惊的脸皮抽动。

字体这玩意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

而且,随着年龄的提升,很多人的字体字形会刻在骨子里。

秦布衣这些字体,每一种都不是胡乱写的。

仿佛像是一位书法大师浸淫数十年的成就。

可是秦布衣一个小屁孩儿,怎么可能做到?

当初在顾道子身上的震撼,现在出现在了众人身上。

“布衣小子。”

“你为晏翰林大人做了一首诗。”

“也为我写一首吧。”

慕导对着秦布衣道。

传世之作,谁不想一篇?

这可是名留青史的东西。

“不知慕叔父想要以和为题?”

秦布衣望着慕导问道。

“我慕家的姓氏,有思念,思慕之意。”

“就以思念,思慕,相思相关为题吧。”

慕导望着秦布衣道。

在慕导眼里。

他已经认可了秦布衣和慕婵娟的婚事。

只要秦布衣此刻能够做出一篇传世之作。

那么他就可以完全确定两人的婚约。

这个婚约,他就这么定下了。

“好!”

秦布衣思索了一下。

提笔写就。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写思念的词太多了。

词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有很多千古名句。

然而在这个时候,秦布衣选择了这一首。

原因无他,秦布衣有试探之意。

虽然秦布衣知道,晏之缘和慕导来到北凉王府的意思。

毕竟,两个才女都带来了,不猜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可秦布衣对晏家和慕家并不了解。

在秦布衣所想看来,如果有可能的话。

他自然是希望能够和两家有所联系。

只是,两家值不值得接触,还需要看看。

秦布衣第一首咏竹,直接能够看出。

晏之缘对咏竹的坚韧不拔精神很是认可。

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这老头子,很喜欢很向往,也奉行竹子的精神品格。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晏之缘老爷子是品德高尚之人。

而对慕导的试探,便是这一首诗。

相思?思念?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句的确是相思。

只不过,这是让人心碎痛苦的相思。

大周帝国崩碎以来,蛮夷胡虏入侵,神州大地至今分离。

而且是一分为四。

虽说因为北凉王的存在,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可是边境摩擦,每年也会有成千上百的人因此死亡。

而其他诸国,战事基本就没停过。

若是江南世族不全是偏安一隅的有志之士。

大周也不会分裂战乱至今。

秦布衣就是想看看,这首诗会让慕导有什么情绪变化。

此诗一出。

晏之缘老脸神色一黯。

似乎想到了什么伤感的事情。

慕导则是坐在了一旁的座椅之上,拿着秦布衣写的诗,陷入了沉默。

“十五年前。”

“我那幼弟,慕安。”

“随着先帝北伐。”

“西路军势如破竹。”

“本已经攻入蜀地。”

“可惜天不假年。”

“先帝崩殂。”

“六路大军惊慌溃败。”

“安弟两万大军被左路军抛弃。”

“后被叛贼出卖,枭首。”

“传闻,安弟的尸骨,被西秦左将军下令挫骨扬灰……”

说到这里,慕导话语沉重,眼里闪过一抹冰冷的杀意。

然而这杀意之中,又是那般痛苦无奈。

“安弟之妻谢菀,得知噩耗,当场泣血,而后哀思病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好。”

“这一句,真好。”

慕导双眸泛红。

“慕叔父。”

“小子冒犯了。”

秦布衣也没想到。

这首诗,直接扎心了。

老王爷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他是六军总帅。

当初先帝暴毙。

他下令全军收缩。

然而因为事情仓促。

又导致战事应变不及。

害了不少将士性命。

六路大军,有三路被逐一击破,损失惨重。

当时不知道多少将士,成了河边骨。

每每想起,北凉王都有些痛苦。

文字的力量是很恐怖的。

尤其是引起共鸣的时候。

秦布衣一首诗,直接让人都有些抑郁了。

“布衣小子。”

“若是将来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