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资金需求(2 / 2)

山有蝉鸣 乱世TICH 1160 字 11天前

最后杨守安还是没有采纳周清茹的建议,安茹服饰如今在海外风头正劲,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能够代表中国企业的形象。

而且在欧洲和西亚的项目大多属于“海外文化交流”的组成部分,期间也多次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甚至海外领事馆的大力支持,不是他们说撂挑子不干就能不干的。

但西菲尔步步紧逼,非洲市场的一大波损失又已成既定事实,坐以待毙肯定不行,也不是“铁三角”一路走来的风格。

所以没有任何耽搁,杨守安和周清茹坐了最早的一班飞机回国,同时阿四带着广州这边生产条线的几个骨干也赶到了上海,公司的核心成员们足足开了三四个小时的会,制定出了应对西菲尔的初步计划。

价格战为何被称为“商战毒瘤”,全因其粗暴又容易两败俱伤的操作方式,它的确可以达成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以及消化库存的目标,但也会导致参与企业利润下滑、口碑崩塌甚至影响整个行业定价逻辑的严重后果。

纵观中国商海十年沉浮,着名的价格大战比比皆是,但结局却无一例外,均是惨淡收场。

2011年,拉手、美团、窝窝、满座等五千多家网站携海量资金杀入团购舞台,春风得意的Groupon(高朋)也入华参战。

团购网站都疯狂地烧着钱,补贴、广告、地推、商家签约争夺战,战况惨烈,百亿融资烟消云散,史称“千团大战”。

谁料资本寒冬骤然降临,曲终人散,逾九成的参与企业力竭身死,最后还是美团在最后时刻拿到了阿里的压哨投资才侥幸获胜,留下满地“尸体”,让人唏嘘。

还有2013年的otA烧钱大战,在此之前携程是行业内的绝对王者,独占在线旅游市场半壁江山。

谁料狼烟乍起,酒店、航空直订大批涌现,艺龙、去哪儿纷纷融巨资发力,造成携程市场份额快速下滑。

随后便是价格战爆发,你死我活的争斗持续了两年有余,数十亿资金灰飞烟灭,携程股价在2014年甚至腰斩,损失惨重。

最终,体力不支的艺龙、去哪儿先后举起白旗,被携程控股。

但携程自己也是惨胜,大量股份被出让给百度、priceline等资本,才勉强做到续命。

罗毅主动挑起的这场单单针对杨守安的价格战虽然达不到那么大的规模和影响力,但其需要耗费的资源同样夸张。

按照安茹内部的估算,哪怕西菲尔大中华区得到了集团总部的支持,也最多只能将大战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

若是能挺过去,以安茹在互联网和海外市场的优良布局,以及积累起来的丰富产品底蕴,最后吃不消的多半会是罗毅自己。

但这一年时间说短也不短,想要避免被吞噬掉太多的市场份额,安茹也必须在定价上做出让步,这也代表着公司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降,甚至还需要倒贴才能维持平衡。

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想要把如狼似虎的西菲尔拖入持久战的泥潭,杨守安现在最需要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