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咸阳内的一些贵族以及官员,私下都在议论纷纷。
因为他们全都认为这位李信将军,怕是又吃了败仗。
不然前几日怎么会只带了数百人马回咸阳呢?
再加上近几日的李信确实并未上朝,也更是让众人确信了这一点。
一些官员甚至琢磨着要不要弹劾李信,让陛下治他的罪。
不过,见陛下一直没有任何表示。
似乎完全没有治罪李信的意思。
而这李信还是仙府的兄长......
大部分官员自然是不敢真的出言,顶多也就在私下蛐蛐一番。
没点儿实力和确凿的证据,谁敢和仙府作对啊!
如今仙府的地位,在众人眼中丝毫不弱于丞相,甚至还尤有甚之。
除非仙府谋逆......不然谁也动不了他。
所以,最近的朝堂氛围还是很和谐的。
当然,这一连几天过去了。
终于还是有官员忍不住在朝堂上开口了。
——
冯劫身为御史大夫,身负监察百官之职。
见到李信一直没来上朝......而且疑似吃了败仗。
虽然说陛下似乎不打算治罪李信。
但是自己要是一直不过问的话......也不像那么回事儿。
岂不是显得他有些失职。
故而他还是在今日的朝会上,开口问询道:
“陛下......李信将军已经归来数日,为何不见他上朝?”
“不知陛下......对这北方战事作何思量?”
一众朝臣听后不由得敬佩不已:
不愧是御史大夫啊,竟然敢找仙府的不痛快......
嬴政听后则是微微一笑......总算是有人开始询问此事了。
这几日的朝臣竟然一直没有借此事弹劾李信,让嬴政都觉得有些许的惊讶。
显然如今这些朝臣变化不小......
不像往常那样,看到一点儿苗头就开始找事儿了。
和以前比起来,让嬴政省心多了。
嬴政很清楚,朝臣们的争斗......大多时候主要还是因为着各自的利益。
在此之前。
像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奉常嬴成、仆射淳于越......
这些朝臣将朝堂分成了不同的派系。
没事儿就在朝堂上互相斗嘴,私下里互相使绊子......
一旦看到哪一方出了问题,他们肯定会以此来弹劾打击对方。
看到哪一方势大,他们又会联合起来针对另一方。
虽然这样的党派之争有利于制衡各个派系的实力,并且揭露出一些官员的问题。
但是却也会导致朝堂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同时影响一些政策执行的效率。
毕竟不同的党派为了争夺权力和资源,可能会采取过度的竞争手段,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而且他们互相揭老底,大多数时候是为了争夺利益而不是为了大秦。
如今这种情况,倒是少了许多......
比如这淳于越和李斯,现在就不会在朝堂上吵来吵去的了。
王绾和冯劫虽然仍然看重自身背后贵族的利益,但是却也不像以往那般在暗处争斗了。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争不过李意,甚至说不敢和李意争斗......
毕竟争来争去,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大家手里的资源和钱财,最终仍然还是会流进仙术府。
——
至于这样的情况......会不会让李意手中的权势过大影响朝堂的稳定?
嬴政对此则是毫不在意,因为这本来就是李意应得的。
更何况嬴政也就对李意最放心。
权力聚集在三公九卿的任何一人手里,嬴政都不可能放心。
但是唯独李意除外......
因为李意的目标和他嬴政是完全一致的。
廷尉李斯是为了法家为了权力,仆射淳于越是为了儒家。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是为了家族利益和权力。
......
只有李意想的是如何让大秦延续万世......
所以,就算让李意手握大权又如何呢?
他本来就有打算让李意当丞相......反而是李意并不愿意掌握这样的权力。
——
嬴政看了看冯劫:
“是朕让李信将军在家中休息的。”
“李将军大破北方胡人,大秦边境已是再无强敌,居功甚伟。”
“不过大军尚未归来,故而还不能论功行赏。”
“待到军队返回咸阳,朕再对李信进行封赏。”
冯劫听后不由得一愣。
其他的朝臣也是有些发愣......
“陛下......您是说大军还在归来的路上?”
“那为何李信将军他没有跟随大军一同归来?”
冯劫同样擅长带兵打仗是个将才,只不过担任御史大夫后便少有领兵了。
所以他完全理解不了李信的做法......
打了胜仗,竟然做出这副“败军”模样......
总不能是故意引诱他们弹劾他李信吧......李信他应该没这么坏吧?
嬴政闻言摇了摇头:
“李信将军提前归来,事出有因。”
“乃是因为一桩要事。”
“其中缘由,尔等日后便知。”
嬴政这话听得一众大臣心中暗自腹诽:
能有什么要事......竟然还能丢下军队自己带着一批人先回来的。
难道是损失太大?
特意先回来请求陛下宽恕?
——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冯劫便也就不再多问了。
反正此事和他无关,他也就是随口一问。
其他朝臣则是在思索着李信为何要如此行事,不过一时间他们也没有什么头绪。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小跑了进来喘气的道:
“陛下,征讨匈奴的大军已经凯旋此刻正在咸阳城外。”
嬴政听后点了点头。
算算时间也确实应该就是这一两日的事情了。
于是嬴政看向一众大臣:“诸位可否要与朕一同前去?”
一众大臣听后自然是连连点头,打算看看李信的战果如何。
——
咸阳城外。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从远方缓缓行来。
不少本地的黔首百姓,此刻正在此处七嘴八舌的观望着。
看着那连绵不绝从北方过来的牛车。
“老天......”
“这是多少牛车?”
“竟然有如此多的牲畜?”
“那咱们岂不是可以申请租借更多的耕牛了?”
“如此多的羊羔,肯定吃不完吧......你说咱们可不可以申请租借一些羊羔?到时候好生照顾一番,等它们生下一窝小羊不就是咱们自己的了?”
以往的时候......百姓们都知道这些战利品肯定是国家的是那些贵族的。
和他们呢......肯定是没啥关系的。
不过自从「仙儒扶贫基金会」出现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