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仙府这茶......倒是有种别样的滋味。”
一旁的淳于越不像李斯这般,喝个茶还要问价。
接过茶直接饮了两口。
随后则是眸子一亮,称赞不已:
“此物清雅,宛如学问之道。”
“清香四溢,犹如书卷中的智慧,令人陶醉。”
“味之清苦,恰似求学路上的艰辛,历经磨难。”
“回味却是甘甜,有种终成正果之感。”
“当真是先苦后甜,令人回味无穷啊。”
淳于越喝着茶,瞬间就想到了自己当初求学之路......
同时又联想到了自己如今开创仙儒学说,注定也会是一条颇为曲折的路。
因此是有感而发。
李意听后忍不住腹诽道: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喝个茶还都能喝出这么多感悟。
一旁的李斯同样是附和的点了点头:
“仆射所言,亦是斯心中所想。”
“难怪仙府要价两千钱。”
“此物确实值这个价啊。”
李斯喝了之后,也觉得这茶的味道十分不错。
要说有多好喝吧,肯定也没多好喝......
但是这种淡淡的苦涩,瞬间让李斯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离开老师毅然决然前往了秦国,却不受重视。
只能当彼时秦相邦吕不韦的舍人。
随之而来的淡淡的甘甜,又让李斯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切都是值得。
“唯有岁月磨砺,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饮茶之际,宛如时光流转。”
“只觉更应珍惜当下,奋发向前。”
“仙府,烦请多卖给斯几杯。”
李意:“......”
看来上了年纪的人,都挺爱喝茶的啊......
对于李斯的求购意向,李意则是摇了摇头:
“廷尉,这茶我这里也没有多少,可卖不了给你。”
我自己都不够喝呢,你还打算从我这买?
李斯听到李意的话后不由得一愣,略带疑惑的道:
“仙府方才不是还说两千钱一杯吗?”
李意:“呵呵,廷尉不用心急......再过几个月咸阳应该便能售卖了。”
别急哈,等黄粱打通好完整的商道后,再好好的宰你一刀。
——
李斯有些失望。
不过他又想到了方才的话题。
“仙府,你们刚刚所说的辩论是?”
淳于越一脸“骄傲”的道:
“当年稷下学宫,不就时常有各家在辩论吗?”
“仙府和老夫,便是打算重启此法。”
李斯闻言不由得神色一凛,有些郑重的看向李意:
“仙府当真打算推崇儒学?”
“这儒学如何能治国呢?”
“仙府还需三思啊!”
虽然李斯不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但是很显然仙府李意是要支持淳于越了啊。
而且凭陛下对仙府的信任来看......他法家的地位岂不是要受到威胁?
还不等李意回话,淳于越抢先怼了过来:
“李斯,谁说儒学不能治国?”
“你那法家不是从我儒家延伸出去的?”
“你法家治得,我儒家就治不得了?”
李斯摇了摇头:
“此前的诸多国家,可有哪一国用过你儒家治国?”
“夏商周不都是儒学礼法治国?”淳于越不服气的道。
李斯略带不屑的道:
“夏商周也能算儒学?”
“仆射你可不要把这先后顺序给弄错了。”
“孔夫子乃是根据夏商周等朝代的治国之法,才提出儒的观念。”
“但是此后的春秋诸国,可又有哪一国实行儒学了?”
淳于越似乎被怼的说不出话来了,不再搭理李斯。
李意见状则是摸了摸下巴:
这淳于越,倒是还挺有心机的嘛......竟然还故意装作说不过的样子。
按照其《仙儒》中的观点来看,他少说还能多辩几轮的。
莫非是真打算日后和李斯好好辩论一二......所以先藏有后手?
——
对于淳于越可能打的主意,李意自然不会戳穿。
而是看向李斯:
“廷尉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
“之前在朝堂之上的时候,廷尉不是也曾说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嘛?”
“如今儒学打算与时俱进,你不更应该支持吗?”李意笑呵呵的道。
李斯听后不由得一滞。
这话虽是韩非子在五蠹中所提出的,但李斯对此十分认同。
故而李斯常将其挂在嘴边。
所以忽然听到李意用这句话反驳自己,他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
“仙府所言虽然不错,但是这儒学终究是儒学......”
“再怎么变通,都不如我法家务实不是吗?”
“我法家讲究赏罚分明,儒家却只好道德礼仪。”
“如何能适用于如今土地广袤的大秦呢?”
李斯沉默了一下后,终究还是开口道。
李意闻言摇了摇头:
“廷尉,你又怎么断定儒家一定不能务实呢?”
“儒家和法家,又不一定就是非此即彼。”
“法家不也是从儒家的礼法中延伸出去的分支吗?”
李斯听后依然摇头:
“仙府......儒家和法家,二者在本质上的观念就是不同的。”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当用道德教化引导人内心之善。”
“我法家认为人性本恶,需用律法约束。”
“如何能够混为一谈?”
李意听后端起一杯茶,轻抿一口:
“请问廷尉,你为何会认为法家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呢?”
李斯听后不假思索,且十分自信的道:
“仙府你这话问的......”
“如今这偌大的大秦,还不能证明我法家是正确的吗?”
“诸多国度,都被我大秦一一压服。”
“谁对谁错,天下人有目共睹。”
李意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淡笑道:
“廷尉的观念,原来是这样来的。”
“倒是也不怪廷尉你,你也只是受限于时代而已。”
李斯见李意不讲事实,反而用空话嘲笑自己,竟也不恼。
只是神情淡定的道:
“不知仙府可有何高见?”
李意提起茶壶,为李斯和淳于越各倒了一杯茶。
然后慢悠悠的开口道:
“廷尉啊廷尉,你误入歧途久矣。”
李斯闻言眉头紧蹙。
不过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等着李意的下文。
“法家能治理国家,能夺得天下......并不是因为它是正确的。”
“只是因为它是见效最快的,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