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
最近的儒家,那是相当的热闹。
虽说如今的秦国是以法治国。
但是儒家的总体地位,还是较为不错的。
因为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为了稳定新占领的地区,也吸纳了一些儒家学者。
所以,咸阳有着不少儒生。
朝堂之上抛开法家,也就数儒家影响力最大了。
而且这之中大部分的儒生,都是以淳于越为首。
少部分喜欢溜须拍马的则是以周青臣为首。
然而最近咸阳的儒生们发现......大儒淳于越他叛变了啊!
他叛出儒家,打算自立门户了啊!
不仅在报纸上投稿了一篇简短描写“仙儒”理论的学说。
大致讲的便是如何结合仙术来实行儒学。
同时打算发行《仙儒》的详细书籍。
淳于越这般做法,让绝大多数儒生不能接受。
特别是那些从齐鲁之地迁徙而来的儒生,那些从孔孟之乡来的儒生。
他们觉得这淳于越分明就是在篡改圣人的教诲。
和那荀子没什么区别,是儒家的叛徒。
虽然儒生们认同仙术以及仙术的作用。
但是对于淳于越这种结合了仙术的新奇学说,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其开篇不提周礼与教化,反而将其放在最后才实施。
简直是和圣人之言,截然相悖。
特别是其中的功利性,简直和商贾无二,实在是本末倒置。
而且他们还觉得淳于越的仙儒,隐隐有着墨家的一些理念在其中。
那墨翟当年就是从儒家叛出的。
而这淳于越怕是也要仿照墨翟啊!
虽然其所言的内容,并没有墨家的那些兼爱。
但是这其中的某些理念,简直就是另一种墨家!
这是想要分化儒家。
故而不少愤怒的儒生,都在声讨淳于越。
甚至有的也在报纸上投稿驳斥淳于越的做法。
尤其是博士中的叔孙通,更是在一众儒生面前直言淳于越已经并非是真正的儒生了。
此人师从孔子八世孙孔鲋。
乃是儒家的正统,在儒生中的地位虽然不如淳于越,但是也相差不是太远。
此前在朝堂上也是和淳于越共进退的。
然而,如今却也和淳于越对立开来了。
——
淳于越府上。
淳于越的弟子季行此刻有些愤慨道:
“老师,如今咸阳不少儒生都在指责老师您。”
“他们又没看到老师您的着作,没有看到老师您的论述,凭什么如此妄加揣测?”
报纸上可供人们自由投稿的篇幅是有限的,而且想刊登上去还要按照字数交钱。
大致上和广告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要经过报社的审核,不能发表一些没有实际内容的废话。
所以淳于越在报纸上所发布的只是仙儒的大框架和一些构想。同时在最后表明过几日便发行相关的书籍。
总共也就百来个字。
并不能完全将淳于越的思想完全论述出来。
而淳于越的弟子季行,在看到淳于越手书的原本《仙儒》后。
那是认真品了一整晚。
读完之后更是醍醐灌顶,只觉得老师不愧是当世大儒。
文中内容发人深省,直指当今儒学没落的症结所在。
将季行往昔对儒学的一些困惑全部解答了。
所以季行对于老师的做法,那是相当的认同。
故而在发现咸阳里有不少儒生在骂淳于越后,他那是相当的不服气。
因此有些为自家老师打抱不平。
淳于越闻言则是摇了摇头,笑道:
“这些都是在为师的预料之中。”
“季行,你大可不必如此。”
季行听后却还是忍不住有些愤慨:
“明明老师所言的,才是儒学真正的方向。”
“这些儒生,当真是迂腐不堪。”
“弟子一想到他们对老师的谩骂指责,弟子就......哎!”
“他们难道还看不清这天下大势吗?”
淳于越听后,却是叹了一口气轻声道:
“季行啊......”
“他们其实不是反对老夫。”
“而是舍不得是自身的地位和一辈子的追求。”
“我等儒生,究其一生所学的都是儒学。”
“有的靠着儒学,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友。”
“有的靠着儒学,入朝为官做了博士。”
“有的同样还想靠着儒学,治国安邦。”
“而大秦若是儒学兴盛,自然要重用儒生,那么儒生都有望成为朝中重臣。”
“若是儒学不再,他们的一切都将被否定。”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反对老夫的言论。”
“毕竟日后若是仙儒之说盛行,他们如何还能以儒学获得官位呢?”
“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这些完全是在为师的预料之中的。”
淳于越身为儒生头子,自然不难猜出那些儒生的想法。
季行听后不由得愣了愣,张了张嘴巴。
过了好一会儿才道:
“老师,可是仙儒学说亦能让我等入朝为官啊......”
季行并不觉得老师的仙儒之说会让儒家覆灭,反而能将儒家带领到一个康庄大道。
不像如今这般,只能沦为法家的陪衬。
淳于越点了点头:
“话虽如此,但是并非人人都愿意改变的。”
“尤其是那些为之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的东西上。”
“为师当初也是思虑了许久,才真正的做出决断。”
“为师如此做,也是有意为之。”
“看看那些儒生能够接受仙儒之说,分辨出哪些儒生愿意接受仙儒之说。”
“届时咱们只要接纳那些认可仙儒之说的儒生便可。”
淳于越对于自己会被骂,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最了解儒生的,自然还是儒生。
淳于越很清楚他们在想什么,只要代入一下以前的自己,他就能推断出个七七八八来。
不过,淳于越却仍然选择在报纸上投稿。
他就是为了让此事闹得人尽皆知。
不论是美名还是骂名都可以。
只要咸阳的儒生都主动购买自家的《仙儒》观看便可以了。
淳于越认为,应该会有不少儒生都会支持自己,就像自己的弟子季行一样。
只有那些舍不得自家地位的守旧之人,才会依然斥责自己。
——
炼药研究院。
吃过夕食的李意,正望着相里溪从印刷厂带来的一本《仙儒》若有所思的发呆。
淳于越想要印刷书籍,自然是要去印刷厂的。
印刷厂需要印刷书籍,大都要经过李意过目。以防止印刷出一些不好的东西出来,同时让李意敲定印刷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