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淳于越的感悟(2 / 2)

自然是因为做不到。

大秦的一些重要城池,其实都是有排水系统的。

但是这个排水系统,主要是处理雨水和生活用水的。

想处理马粪?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马粪掉在地上,是一坨一坨的。

水能往低处流,马粪却不能。

它可不会像水一样,自己滚进下水道去。

而且就算真能滚进下水道,那还很容易造成下水道堵塞。

毕竟这是粪,是一种固体,不是水。

想要让它流动起来,无疑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稀释和冲刷。

不然的话,结果只会是它们一坨一坨的堵在下水道里。

而水资源,在关中咸阳这里也是宝贵的资源。

放在以前,关中一带可都是水资源较为紧缺的。

得益于郑国渠等水渠的修建,才得以缓解,农耕能力大幅度上涨。

但是如今虽有各种水渠,那也是用来灌溉农田的。

暂时还做不到拿来做冲粪这种性价比不高的事情......

不仅成本极其高,而且短时间的技术也不支持。

像什么“分离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容量巨大的排水空间”......

这些东西,很显然不是现在的大秦所能够触及到的。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哪怕真的建成了,也会导致更大的污染出现。

粪水污染饮用水源那就是真的要出大问题了。

毕竟......哪怕是十九世纪的约翰牛,也没能用下水道来解决路上的马粪。

他们彻底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发明了汽车,淘汰了马车。

所以,现在的李意只能想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来改善这些问题了。

短时间内,汽车什么的还是别想了。

哪怕仙术府再怎么“爆种”,来上好几轮技术爆发。

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普及的。

顶多纯手工搓几辆来......想批量生产,任重而道远。

所以,马车这种既天然也实用。

而且一公里仅需一把草的交通工具......还是得用上好长一段时间的。

李意也不可能因为它们拉屎就不用他们,他还没这么二百五。

————

相里溪听后也没有丝毫意外的神情。

毕竟他早就知晓李意的打算了。

如今也不过是在实施之前,再例行询问巨子一番而已。

相里溪在又请教了李意一些其他有关仙术的问题后,便离开了炼药研究院。

他要着手准备书籍的印刷去了。

如此兼爱世人之举,相里溪那是动力十足。

李意则是一边“赏熊”一边想着身外北方的兄长李信:

“也不知道兄长他何日才能归来。”

虽然嫂夫人不时来找自己打麻将,但是她眼中的忧虑......显然是藏不住的。

所以,连带着李意现在都有些担心起来。

——

另一边。

眼花的淳于越在华医的指导之下,前去仙术府买来了老花镜。

“此物当真是神奇啊,以往难以看清的文字,现在都清晰可见。”

心情大好的淳于越,当即用这老花镜观看起了家中珍藏的儒家经典。

虽然这些书籍上的内容,他早就倒背如流了。

但是这种清晰看书的感觉,还是让淳于越大为满足。

“如今这般日子,真是往日不敢想的啊......”

在品读完一众儒家书籍之后,淳于越放下老花镜。

看着明晃晃的电灯,心中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淳于越觉得自从有了仙术。

他是吃得好了,用得也好了。

甚至在深夜也能品味儒家圣人流传下来的经典。

这样的生活,虽说不是圣人所言的盛世。

但是淳于越却觉得,这是另一种盛世......如同仙境一般的盛世。

圣人所言的盛世......不论是大同还是小康。

在主体上都是尧舜之治。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有礼,百姓富足......这些内容。

然而这些内容......都是淳于越所能想象得到的。

因为在主体上都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要让人人都有道德。

从而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太平。

而仙术却不一样,这似乎是从物质层面来改变人们的生活。

而且这种改变。

是淳于越此前从来都想象不到的,也不敢想象的。

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冲击,一直都在冲刷着淳于越的内心。

从而让他的思想,逐渐开始出现改变。

倒不是说淳于越认为仙府打造的生活更高贵,忘记了儒家圣人所说的“大同”和“小康”。

这儒家的盛世,仍然是淳于越内心所向往的。

但是仙府所要打造的盛世,同样也是淳于越所向往的。

这二者在淳于越看来,并不矛盾。

一者侧重精神层面的追求,一种侧重于物质层面的追求。

完全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虽然儒家强调道德,但是在物质方面同样没有放下。

而仙府虽然追求仙术和物质,但是在精神方面不一样没有落下?

淳于越今日用着各种仙术造物,读完了儒家经典后,从中获得了一种新的感悟。

淳于越认为,仙术可以和儒家相结合。

从而以此来开创出一种新的治世之法。

这种念头其实早就有萌芽了,只不过他一直没能真正下定决心而已。

因为他不知道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

毕竟圣人有言: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曾经的淳于越,对这些话都十分的赞同。

圣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取舍,无疑是正确的。

淳于越也认为精神追求是优于物质追求的。

在道德原则面前,财富和生命都可以舍弃掉,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

然而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仙术所影响,物质上的极大程度提升。

这让得淳于越有了别样的想法。

对儒家经典有了新的解读。

“圣人所言,其实并没有错。”

“是老夫以前想错了。”

“圣人的意思,分明是生和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才需要舍生取义。”

“如今有两全之法,为何还要舍生取义呢?”

“老夫完全可以,二者俱得之啊!”

“正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只要是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手段,那就是符合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