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酒水他是一点都没碰......
他对这东西有阴影了,总觉得喝酒就会少一个零件。
不过。
不得不说这秦人的菜肴确实美味无比,不是草原那些烤肉能比拟的。
泷涛忽然觉得,若是日后每日都能吃这样的菜肴。
不近女色,也不是不能接受。
嗯?
我怎么会有这种可笑的想法?
泷涛猛的摇了摇头,把这种想法从脑子里甩了出去。
刑官见状则是不甚在意的道:
“待到过些时日,王子你的身体养好了。”
“王子你就可以外出活动了,我们不会一直关着你的。”
“到时候你也可以体验一番咸阳的生活。”
“我们对王子你,可是非常信任。”
泷涛:“......”
——
咸阳宫。
嬴政在得知仙界其实就是在未来数千年之后。
便开始询问李意所知晓的秦国未来走势。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
“这倒是确实和朕近来所想的一样。”
“不过......出兵百越,竟然损失如此惨重?”
嬴政在知晓在征讨百越损失数十万士兵后,不由得眉头一蹙。
他前两天还在思索何时发兵攻打百越来着,没想到结局竟然是这样。
虽然最终拿下了百越之地。
但是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吧......
李意点了点头:
“南方百越诸部之中,东瓯和闽越并没有构成太大的威胁。”
“他们临近中原,并且没有太多山川阻隔,秦军不需要忧心于军粮运送。”
“但是百越诸部剩下的地区,却尽皆被崇山峻岭,繁多河道所阻碍。”
“军粮运送难以得到保障。”
“并且那里气候炎热,毒虫蛇蚁众多,军中容易产生瘟疫。”
“大部分将士并非牺牲在战场之上,而是牺牲在各种疾病之上。”
嬴政听后,叹了一口气:
“那朕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些问题?”
李意回忆了一下:
“开凿灵渠保证粮道,派遣商贾、罪人随军移民保证后方稳定......”
“具体还有什么做法,臣便无从得知了。”
“因为年代久远,更多的细节并未得到记载。”
嬴政微微点了点头:
“那你对此可有什么想法?如何才能够降低出兵百越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李意摇了摇头:
“臣暂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短期内还是先不要出兵为好,等到日后仙术发展起来。”
“大部分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就目前来看。
秦军想要南下和百越的人打游击战。
那伤亡肯定是不会小的。
虽然李意不知道如今百越人的具体战斗力。
但是他知道后世的某灯塔强国,可是在越南损兵折将伤亡数十万......
在这种本土作战打游击有着天然优势的地区。
贸然出兵进攻,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好还是在武器装备之上,形成绝对的降维打击之后才更为稳妥。
嬴政点了点头:
“朕短时间内并未打算出兵,毕竟灭六国未久。”
“军队还需要休整一番。”
“朕现在主要考虑的,还是解决北方的匈奴之患。”
李意闻言则是暗自感慨:
这段历史进程因为自己反过来了。
历史上是先征讨百越,然后才北击的匈奴。
也不知道......日后是否会出现什么自己难以预测的现象。
嬴政忽然感慨的道:“有了你的提醒,想来日后朕应当能规避许多的风险了。”
李意却摇了摇头:
“陛下,后世的记载并不多,甚至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所以臣所能预测的东西并不多。”
“也就只能够提前知晓一些海外的土地和物产......”
嬴政笑了笑:
“但是能够被记载的,一定都是重要的事情。”
“哪怕不是真的,也能够起到警示作用。”
“难道不是吗?”
李意听后点了点头,这话说得倒是没毛病。
随后嬴政又询问了一些其他秦国的未来的事情。
“侯生和卢生会在将来诽谤朕而逃跑?”
“看来这侯生他确实该死啊......”
“徐福带上童男童女东渡一去不复返?”
“难怪你能知晓徐福的所想。”
“朕日后会被多次刺杀?”
“嗯......这倒是在朕的意料之中。”
“未来的仙人也称朕乃千古一帝?”
“不错不错。”
......
在李意将那些记忆中的历史说完之后。
嬴政忽然叹了一口气:
“那我大秦又是如何二世而亡的......”
“又是哪一个国家,最终取代了大秦。”
嬴政此前一直没有询问这个问题。
直到李意将大部分知晓的历史说完之后。
嬴政才问到这个有些扎心的问题。
李意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
“因为......内忧与外患。”
“彼时的二世听从赵高之言杀兄杀姊断绝陛下血脉,以求稳固皇位。”
“而赵高也仗着二世信任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培养自己的势力最终指鹿为马架空二世的权力。”
“丞相李斯,也终是因此而死。”
“所以朝堂实际上被赵高掌控,此乃内忧。”
“外患则是一支又一支的叛军。”
“当时出现了一批农民起义军队,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口号。”
“不过这背后......想来应当同样少不了六国贵族推动。”
“因为响应此次起义的六国贵族,数不胜数。”
“朝中因为赵高残害忠良,已经没有可用之将平叛。”
“叫的出名的将领,只剩下那王离。”
“最后平定这支叛军功劳最大的,甚至是时任少府的章邯所组成的刑徒军。”
“不过他终究也是没能拯救这一切......”
“因为叛军太多,而朝堂之上又是奸臣当道。”
“所以......最后大秦才会分崩离析。”
“天下自此大乱,最强的两方势力......楚汉开始相争。”
“最终汉军击败了楚军,取代了秦......”
嬴政听后,沉默了良久。
虽然李意并没有描述太多具体内容,但是光是寥寥数句。
便已经足够让嬴政的心里极为难受了。
而且他最难受的——不在于秦灭亡了。
而是在于......胡亥竟然敢做出如此行径的事情。
杀兄杀姊。
残害忠良。
虽然李意并没有细说,但是嬴政已然能够想象到其中的种种场面了。
十几年后......竟然只剩下王离和章邯能够领兵平叛。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