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是早在90年代初诞生,出现在卫视节目广告时段,以电视购物形式制作并播放的广告,即商品广告片。
「活力28,沙市日化!」
「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小霸王其乐无穷~」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
.....等等经典广告词层出不穷,哦,后来还有那个魔性洗澡的「今年过年不收礼.....」。
另一种则是从2006年前后起大范围兴起的家庭购物台,目标人群就定位在中老年居家用户群体。
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常见的固定搭配是专业主持人+厂商\/品牌代表,一个逗哏一个捧哏,角色偶尔互换。
后来迭代进化,变成主持人+厂商\/品牌代表+专家+用户现身说法+场外接入电话安排的托进场等任意组合甚至全部组合,轮番上演。
「不要5000!不要3000!只要998!」「南非真钻,瑞士机芯,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拿起电话订购吧!」「八心八箭,品质证书专业认证!」.....
魔音贯耳,到了后来这种形式换了个包装媒介依旧如此,人们乐此不疲....
这种形式在很多中老年用户的观念中,「电视上说的不可能会骗人」,身边家人儿女的话都可以通通不信,他们宁愿相信电视说里的。
尤其是后来这些购物台推出货到付款服务,更加获取了中老年人的信任。
当电视中在卖一款保健品时,拿出发表相关科研文献的国外多家研究机构的名单,并用橙色画出研究中证明其有益的语句。而缺少这种元素,身体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一说,试问,又有多少老人能抵挡住诱惑呢?
即便子女反复劝说,仍旧时不时发现家里多了一些瓶瓶罐罐,而且价格不菲。
而商家正是看重了这点,大多维生素类的保健品的确可以补充一些身体所需元素,可另一方面讲,最差就是兑点面粉麦芽糖啥的,也不会吃出问题,一本万利没有任何风险,从而赚的盆满钵满。
否则老史怎么能东山再起,有资本造出后来的征途?
陈昊知道这些所以没有一上来完全复刻大卖场模式,铺天盖地上来就卖货,而是循序渐进。
活动推出的当天,许多按照惯例前来观看YY直播的网友,发现今天的主播有些不一样。
人还是同样的那个人,但上才艺的同时偶尔会穿插一些商品介绍的环节,而这些商品全部来自京东商城。
比如历史类的主播,讲历史典故时说起李白,说到酒然后延伸到京东一些酒类商品开始介绍起来。
比如2006频道中里面年轻靓丽的主播唱完歌后,喝饮料的时候顺便介绍一下这款饮料和吃点零食,这种跟邻家女孩儿一样跟观众分享心得,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
这些主播时不时甜甜地来一句,“感兴趣的家人们,点击右下角小黄车哦,这里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