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又算什么?如果总是如此,国家难免会变得麻木。”二皇子愤愤不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心痛不已,我们的未来何在?难道要永远在阴影之下苟且偷生吗?”
他回过头,目光在众臣中扫过,沉声说道:“我们真正要考虑的,是如何重振国威,而不是安于现状。”
崔安叹了口气:“二皇子,你说的虽是事实,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而不是一场拖延战争的替代品。和谈或许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只要能保护住国家的根基,总是好的。”
二皇子冷冷一笑,摇头不语,内心的愤懑让他更加坚定。他知道,国家的未来尚且不明,他的心中对和解的种种不信任依旧深耕。
尽管和谈成功,镇北王和刘崇等人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和平,国家的未来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努力着。
和谈的消息如巨石入水,在朝堂和民间激起层层涟漪,看似为动荡局势带来一丝缓和。可那些心怀叵测的世家,却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谋划着新一轮的阴谋。
在京城一处隐蔽的庄园内,灯火摇曳,几家权势滔天的世家齐聚一堂。屋内气氛压抑,世家子弟们交头接耳,神色间满是算计与贪婪。
“这和谈简直荒谬!崔安那逆贼竟能得到如此优待,咱们世家的利益受损严重!”说话的是李家的长子李铭,他猛地一拍桌子,脸上写满了不甘。
张家的张权阴沉着脸,冷哼一声:“没错,冀州本是咱们重要的财路,如今部分自治,往后咱们在那儿的生意可怎么做?”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屋内怨声载道。这时,王家的谋士陈宇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诸位莫急,依我之见,咱们正好利用这次和谈,让崔安再度起兵。”
众人闻言,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陈宇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缓缓说道:“咱们可以在冀州和周边地区,暗中哄抬物价。尤其是粮食、盐巴这些民生必需品,让百姓们苦不堪言。到时候,百姓们必然会将怒火发泄到朝廷和崔安身上。”
“可崔安会中计吗?他如今好不容易得到和平,未必会轻易起兵。”有人提出质疑。
陈宇摇了摇头,自信满满地说:“崔安以民心为根基,百姓受苦,他绝不可能坐视不管。只要咱们再派人在民间散布谣言,称朝廷表面和谈,实则准备秋后算账,要对冀州百姓进行严惩。崔安为了保住自己的威望和势力,必定会再次举兵。”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当下,便开始商讨具体的实施计划,如何调配物资、控制物价,以及安排人手散布谣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冀州及周边地区的物价如同脱缰野马般飞涨。原本平价的粮食,一夜之间价格翻了数倍,百姓们排着长队,却往往空手而归。盐巴更是成了稀罕物,许多家庭甚至连基本的饭菜都无法烹制。
街头巷尾,怨声载道。百姓们纷纷议论纷纷,对朝廷和崔安的信任开始动摇。而那些世家派出的人,趁机在人群中煽风点火:“听说了吗?朝廷根本没打算放过咱们,这和谈就是缓兵之计,过不了多久,就要来大肆搜刮咱们了!”
“崔安也不靠谱,他和朝廷勾结,根本不管咱们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