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英的宣读声落下,会议室内顿时陷入了死寂,随即被一阵哗然所取代。
大臣们的脸上纷纷露出了难以置信与震惊的表情。
仿佛听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之事。
户部尚书陈循作为首辅,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眉头紧锁,语气坚定地说道:
“陛下,微臣斗胆直言,内阁乃国家重器,关乎朝政兴衰,历来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士担任。章若南女官虽才德兼备,但自古以来,女子从政便是大忌,更遑论入主内阁,此举恐有违祖制,难以服众啊!”
礼部尚书胡濙也随声附和,他虽平时不常发表意见,但此刻却显得异常坚决:
“陛下,微臣亦认为此举不妥。内阁之职,非但关乎国家大计,更需日夜操劳,女子体质柔弱,恐难以胜任如此重任。”
吏部尚书王直更是直接,他站起身来,拱手道:
“陛下,微臣深知陛下求才若渴,但内阁非儿戏之地,岂能因一时之需而置祖宗法度于不顾?臣恳请陛下三思!”
众臣在王直的直接请求之后,相互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彼此间的心照不宣让会议室的空气更加沉重。
他们心中都明白,朱祁镇此举不仅仅是出于对章若南才德的认可。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位女官与皇上的特殊关系。
“陛下,”刑部尚书商辂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忧虑,“微臣理解陛下求贤若渴的心情,但内阁之中,除却处理国家大事,更需保持其威严与公正。章若南女官虽受太后与陛下赏识,然其身份特殊,一旦入阁,恐引来朝野非议,更恐有损内阁之清誉。”
阁员彭时,虽是新晋入阁,但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他小心翼翼地补充道:
“陛下,微臣以为,女子入阁之事,前所未有,其影响深远。若此事成真,恐会引起百官乃至天下士民的猜疑与不安,对陛下圣明及朝廷威信,恐有不利。”
兵部尚书于谦,一直保持着沉默,此时也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陛下,微臣虽敬佩章若南女官之才,但亦深知内阁之职责任重大。微臣担心,若因个人情感而置国家大计于不顾,恐非明智之举。望陛下以大局为重,三思而后行。”
大臣们的话语中,既有对祖制与法度的尊重,也有对内阁威严与公正的维护,更有对朱祁镇个人情感的微妙提醒。
他们的话语虽未直接点破,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却已足够明确——朱祁镇此举,无异于在打内阁众人的脸,更是在挑战整个朝廷的规矩与底线。
朱祁镇坐在会议桌旁,面色微沉,目光深邃地扫视着众臣。
他自然能感受到大臣们心中的不满与抵触,但他并未立即反驳,而是陷入了沉思。
朱祁镇没想到,自己提拔起来的商辂和彭时,此刻也是站在了内阁一方。
果然,这群科举出来的士大夫,很是保守啊!
刑部尚书商辂和阁员彭时虽是新晋入阁,但也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认为女子入阁确实不合时宜,恐引起朝野非议。
就连兵部尚书于谦,这位以公正无私着称的将领,也露出了少有的犹豫之色。
他深知朱祁镇的用意,但面对如此违背常理的提议,他不得不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陛下,微臣敬佩章若南女官的才华与品德,然则内阁之职非同小可,关乎国家社稷之安危。女子入阁,实乃前无古人之举,恐引起朝野动荡,望陛下慎重考虑。”
大臣们纷纷表态,言辞恳切,显然都对朱祁镇的这一决定感到难以接受。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仿佛随时都会爆发一场激烈的争执。
然而,朱祁镇却并未因此而动摇。
他端坐在会议桌旁,面容平静,目光深邃,仿佛早已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
他缓缓开口,声音虽不高,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爱卿所言,朕皆已闻。然则,祖制非一成不变之物,需因时制宜,方能顺应时代潮流。章若南女官之才,朕亲眼所见,其学识、智慧、胆略皆不输于朝中男儿。朕相信,只要她心怀国家,勤勉尽职,必能为大明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祁镇一顿鬼扯,也是让在场的诸位老油条瞬间察觉到了什么。
王直对视了一眼于谦,两人眼神汇视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