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公,当日明明是你传信到五行观,让贫道下山助你炼制丹药毒害皇上,贫道不从,才被你关押起来的。”
五阳道长见兴国公竟如此睁眼说瞎话,实在忍无可忍,出声指责他道。
兴国公狠狠地瞪了五阳道长一眼,咬牙怒骂:“你这妖道,休要血口喷人!”
转而他又对皇上哭诉道,“皇上,这妖道分明是在说谎,老臣恳请您彻查此事,还老臣一个清白。若是老臣真有谋逆之心,甘愿受千刀万剐之刑!”
皇上的脸色愈发阴沉,他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也在权衡利弊。
兴国公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没有十足的证据,轻易动他,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再者说,楚知翊等人指证兴国公之事,也存在诸多疑点。
按理说,兴国公关押五阳道长和李诺的地方那么隐蔽,楚知翊和那丁漫又是如何知晓的呢?他们与五阳道长等人一同出现,是否也是早有预谋呢?
一时间,皇上竟不知道自己该相信谁。
许久,皇上停下脚步,缓缓说道:“此事朕定会彻查清楚。兴国公,你先回去吧。”
兴国公心中松了一口气,表面上却依旧惶恐道:“老臣遵旨,老臣静候皇上查明真相,还老臣公道。” 说罢,他又狠狠瞪了五阳道长一眼,才退了出去。
兴国公才从乾清宫中走出,便看到了站在一旁等候的楚知翊和沈漫二人。
他的眼神从两人的身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笑着与他们寒暄几句后便离开了。
楚知翊和沈漫赶忙进入御书房,见到皇上后,两人跪地行礼,随后楚知翊便将曹雍之死以及他们怀疑兴国公和皇后的种种缘由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皇上听完,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沉默良久后才开口:“此事非同小可,若无确凿证据,切不可妄下定论。兴国公乃朝廷重臣,皇后也向来端庄贤淑……”
楚知翊见皇上的态度果然变了,心中焦急,忍不住说道:“父皇,那假道士是被人谋害致死,分明是有人想要灭口,而能在宫中如此肆无忌惮行事的,除了皇后,还能有谁?”
皇上皱了皱眉头,“好了,此事朕会派人暗中调查,你们都先退下吧。”
楚知翊还想说些什么,被皇上摆手拒绝了,他只得与沈漫及五阳道长三人,一起离开了皇宫。
三人来到宫门口,楚知翊问五阳道长道:“道长,您接下来有何打算?”
“贫道此次下山历劫结束,是时候回到五行观去了。此次贫道大难不死,多亏两位相救。他日你们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只管去五行观找贫道即可!”
楚知翊抱拳感谢:“多谢道长,日后若有需要,定当前往叨扰。您的腿脚尚未痊愈,本殿还是派人驾车送您回去吧!”
五阳道长点点头,“如此,便多谢殿下了!”
然而,就在五阳道长准备登上马车之时,他突然转身,神色凝重地看向楚知翊和沈漫,压低声音说道:“殿下,丁丫头,贫道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知翊和沈漫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楚知翊忙道:“道长但说无妨。”
五阳道长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似是在窥探天机,缓缓说道:“贫道修行多年,略通命理。此次下山,历经磨难,却也让贫道窥得一丝赤炎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