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群臣退去,陈北芒独自站在天下第一楼的窗前,望着远处燕国车驾离去时扬起的尘埃。
\"陛下。\"孟青躬身上前,\"您当真信得过燕皇?\"
陈北芒转过身,目光如水般平静:\"你觉得呢?\"
孟青沉吟片刻:\"臣以为,燕国地处北方,与我大夏山水相连。古语云:远交近攻,这燕国,却是既远且近......\"
\"说下去。\"陈北芒在案前坐下。
\"山,他们能翻过来;水,我们也挡不住。\"孟青斟酌着词句,\"如此,又该如何取舍?\"
陈北芒轻轻摩挲着面前的青瓷茶盏:\"你可知道,朕为何要与燕国说那海外之事?\"
\"这......\"
\"天下大势,从来就不是一城一地之争。\"陈北芒目光深邃,\"燕国虽强,却也知道这片土地终将统一。与其到时候兵戎相见,不如现在就给他们一条出路。\"
\"陛下的意思是......\"
\"海外之地,广袤无垠。\"陈北芒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舆图前,\"待到这天下一统,燕国若能在海外开拓出一片疆土,倒也不失为一条生路。\"
孟青恍然大悟:\"所以陛下是让他们先去经营海外,等将来......\"
\"不错。\"陈北芒微微颔首,\"他们现在投入人力物力去造船、开拓海外,就少了许多精力在陆地上与我们争锋。更何况......\"
他的手指在舆图上轻轻划过:\"这寒铁矿,才是朕真正看中的。\"
孟青不解:\"可是陛下,那寒铁......\"
\"火器之利,不在一时。\"陈北芒转身,目光如炬,\"朕给他们造船的图纸,却不会给他们最关键的火器之术。等将来大战来临时,他们的寒铁,反而会成为我们的利器。\"
殿中一片寂静。
良久,孟青深深一拜:\"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
\"这些......\"陈北芒望向窗外的夜色,\"不过是一些必要的布局罢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宋采薇那边......\"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洛青衣快步走进来:\"陛下,南阳府那边又有消息了......\"
\"南阳府?\"陈北芒眸光一凝,\"说。\"
\"百姓逃亡的队伍已经延绵数里,约有五万之众。\"洛青衣快步走到舆图前,指着南阳府的位置,\"宋采薇派了五千精兵去拦截,可是......\"
\"可是什么?\"
\"那些士兵见到逃难的百姓,竟纷纷放下了兵器。\"洛青衣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现在,连那些士兵也跟着百姓一起往这边来了。\"
陈北芒负手而立,望着夜色中的城池:\"宋采薇那边如何反应?\"
\"她几乎疯了。\"洛青衣轻笑,\"听说连着摔碎了好几个茶盏,还下令要斩了那些军官的家眷。\"
\"家眷?\"孟青忍不住插话,\"她这是要逼反整个军队啊。\"
陈北芒却是若有所思:\"传令下去,让赵宁即刻带兵,在通往南阳府的官道上设立收容点。所有逃来的百姓,都要登记造册,特别是那些士兵的家眷......\"
\"陛下是要......\"洛青衣眼前一亮。
\"宋采薇既然要拿家眷要挟,那朕就让她看看,到底谁才是这些人的依靠。\"陈北芒转身,目光如电,\"另外,传朕旨意:但凡投奔我大夏的军士,原有品级尽数保留,家眷优先安置。\"
\"这......\"孟青有些迟疑,\"陛下,这样会不会太......\"
\"太什么?\"陈北芒看向他,\"你是担心这些人的忠诚?\"
孟青点头:\"毕竟他们曾经......\"
\"你错了。\"陈北芒摇头,\"军人重情义,既然他们能为了百姓放下兵器,就说明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至于忠诚......\"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此起彼伏的营火:\"真正的忠诚,从来都不是靠压迫得来的。\"
夜色渐深,城外的难民营地里,篝火映红了半边天。
赵宁站在高处,看着源源不断涌来的人群,不由得感慨:\"若是早知今日,当初在安阳城......\"
\"无需多想。\"站在他身边的张勇打断道,\"你没看到吗?这些百姓,这些士兵,他们选择的不是投奔,而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