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王府三万,定远侯府两万...\"探子刚要细说。
\"不必说了。\"陈北芒抬手止住,\"去告诉洛青衣,让她派人盯着他们的粮道。\"
待探子离去,江河担忧道:\"陛下,我们要不要暂停工程?\"
\"不必。\"陈北芒轻笑,\"我们至少还有七天从容布置。继续施工。\"
他转身唤来张勇:\"去请周大人和孟青来议事。\"
议事厅内,几人围着沙盘而坐。
周延年仔细分析:\"以他们的行军速度,确实要十天左右。这还是天气晴好的情况。若遇雨天,怕是要更久。\"
\"十天...足够了。\"陈北芒指着沙盘,\"传令下去:第一,加紧囤积粮草;第二,派出斥候,严密监视敌军动向;第三,秘密调集滑车,木料,准备在这些位置布置...\"
正说着,洛青衣轻步入内:\"北芒,已经查明,他们的粮道确实是个弱点。这些世家大族各自为政,光是协调粮草运送就很混乱。\"
\"很好。\"陈北芒露出一丝笑意,\"让你的人继续盯着。若有机会...\"
\"我明白。\"洛青衣颔首。
接下来的日子里,落霞城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运河工程照常进行,却暗中加固了围堰,以备不时之需。
城中百姓该干什么干什么,丝毫看不出战争临近的紧张。
唯有夜深人静时,才能听到城墙上传来的、工匠们紧锤密凿的声响。
第七日的傍晚,斥候来报:宋国大军已至百里之外。
陈北芒站在城头,遥望南方:\"让赵宁准备,明日启程,按计划埋伏。其他人继续按兵不动。\"
夜色中,他的声音充满胸有成竹:\"让他们先好好休整。毕竟,这些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可经不起太多劳顿。\"
洛青衣在旁轻笑:\"那些世家公子怕是从未想过,行军竟是如此辛苦。探子说,已经有人叫苦不迭了。\"
\"所以说,\"陈北芒意味深长地道,\"这场仗,其实在他们离开燕京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一半。\"
……
还有三日,便要抵达落霞城,中军大帐里,范阳王正在主持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诸位。\"他指着舆图道,\"七日行军,我部精锐三万,未损一人。倒是那些临时征召的家丁,已经折损三成。\"
定远侯捋须微笑:\"我那两万铁骑,更是个个生龙活虎。世家子弟,从**武,可不是那些泥腿子能比的。\"
帐中诸将,都露出赞同之色。
虽说是私兵,但世家门阀百年传承,个个都是从小精心培养的精锐。
\"不过......\"范阳王话锋一转,\"我们还是低估了后勤的难度。五十万大军,光是粮草辎重,就需要二十万人运送。\"
定远侯沉声道:\"所以我建议,将这些累赘留在后方。带精锐速战速决!\"
\"有道理。\"范阳王眼前一亮,\"我部三万铁卫,世代相传,皆是百里挑一。定远侯两万铁骑,更是名震天下......\"
\"末将愿率先登城!\"定远侯世子豪气干云地道。
这位年轻的世子,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箭术更是出神入化。
\"好!\"范阳王重重一拍案几,\"明日一早,我们先锋十万精锐出发。其余人马断后,护送粮草。\"
众将轰然应诺。
次日拂晓,号角声响彻云霄。
十万精锐整装待发。
他们身着精良铠甲,胯下都是千里挑一的战马。
刀枪如林,旌旗猎猎。
范阳王立于马前,朗声道:\"诸位,我世家门阀传承百年,岂能输给一个暴起的新贵?什么夏国,什么陈北芒?这一次我们必让他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真正的主人!\"
\"杀!\"呐喊声震天动地。
这支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向落霞城进发。
他们的马蹄声如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