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批玉米,按生长周期,到秋天就能收获。\"陈北芒蹲在幼苗前,兴奋地说道,\"到时农田空出来,又能再种一季!\"
\"你是说可以一年种两季玉米?\"洛青衣眼前一亮。
\"对!\"陈北芒站起身,目光炯炯,\"不像水稻那样需要大量水源,玉米更耐旱,也耐寒。春种秋收,秋种冬季来临前再收。两季玉米的产量,绝对超乎想象。\"
正说话间,忽见一个农户匆匆跑来:\"陛下!城东的幼苗出了些状况!\"
陈北芒脸色一变,快步往城东赶去。
此刻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这些幼苗。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眼前的试种,更关系到未来双季种植的可能。
到了城东的试种地,只见几株幼苗叶片发黄,无精打采地耷拉着。
\"这是水浇多了。\"陈北芒仔细检查着病株,转身对守护的农户说道,\"玉米不比水稻,不用一直泡在水里。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切记不可积水。\"
\"是小人疏忽了。\"农户连连点头。
\"无妨。\"陈北芒安慰道,\"看这边的土地略低,我们挖个排水沟就是了。\"
说着,他亲自拿起锄头,开始施工。
洛青衣见状要去阻拦,却被他摆手制止。
陈北芒认真地说,\"还得是我亲自来放心。这水沟的深浅、走向都有讲究。将来若要大规模种植,这些都是要教给百姓的。\"
农户们见陛下如此上心,也都拿起工具帮忙。
不多时,一条排水沟便修筑完成。
\"记住了。\"陈北芒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沟渠要随时保持畅通。眼下我们只管几百株,等秋收后,就能用这些种子扩大规模了。\"
回去的路上,洛青衣若有所思:\"北芒,若是按你说,未来那些山坡地,只要修成梯田,也能种玉米。不像水稻,非得有充足的水源。\"
\"这么说,能耕种的地也能多出很多?\"
\"正是。\"陈北芒眼中闪着光芒,\"等这批试种成功,收获的种子用来繁育,秋天就能在更大的范围试种第二季。再过一年,就能让所有百姓都学会这种耕作方法。\"
正说着,一个信使匆匆而来:\"启禀陛下,林枫派来围住我们的十万大军,与赵宁的人马相遇,打了起来。\"
\"这...不知道赵宁能不能冲破封锁。\"洛青衣担忧道。
\"无妨。\"陈北芒嘴角微扬,\"林枫那些人,只怕早就没了战心林枫能安排的人承平日久,如何是赵宁那些刚与匈奴拼杀的老兵的对手?\"
他望向远处的试种地,目光坚定:\"等赵宁带着人马来了,就让这些将士暂时放下刀枪,先来种地。\"
\"有了这一年两季的玉米,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只有让百姓吃饱饭,才能真正聚拢人心。乱世之中,这才是立国之基。\"
\"要不要我们出兵接应?\"洛青衣问道。
陈北芒负手而立,望着北方,淡淡一笑:\"若是这点阻碍都突破不了,那我还真得好好考虑要不要接纳这支队伍了。\"
\"这是在考验赵宁?\"
\"不是考验。\"陈北芒摇头,\"我是想看看这支军队的战斗意志如何。若是真的突破不了,难道我们还真的不管?\"
洛青衣若有所思:\"你是担心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正是。\"陈北芒点头,\"去看看也好。若是他们还有一战之力,那这支军队未来可期;若是已经疲惫不堪,我们也好及时接应,但真的投过来,就要裁军了。\"
说着,他转身对一旁的亲兵道:\"传令下去,集结军队,准备向龙虎谷进发。\"